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成为校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随着开学的脚步临近,级的新生们即将携带录取通知书奔向东南大学,在这里开启四年的精彩学习之旅。而有的同学与东大的缘分早已在多年前就埋下种子,跨越时空,他们走入了自己亲人曾就读的学校,成就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和东南大学的渊源,从父母开始。”毕业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汪晗忆是一名吴健雄学院的新生,她与父母都是东大人。汪晗忆的爸爸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妈妈毕业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正因如此,东南大学一直给了她一种亲切的归属感,“止于至善”的校训在汪晗忆牙牙学语之际便铭记于心。
从幼年时期,汪晗忆就常随父母在四牌楼校区内游览,感受百年名校的学风底蕴,听父母讲述在大学时期的故事。考上东大,很自然地成为了她从小坚定不移的目标。
在高考备战的过程中,得益于高中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汪晗忆把更多地精力都放入到备战冲刺当中,朝着东大这个目标坚定向前。偶尔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陷入阴霾,也在父母的开导与鼓励中迎来晴朗,让她变得更加有自信,也迎来了成绩的稳步提升。
在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所有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汪晗忆如愿被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录取。回顾一路走来,汪晗忆在高中学校的培养下,助力自己圆梦东大;在东南大学和招生老师的宣传中,让她进一步了解到东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有力的学科建设;在录取通知书上,她看到声与光的融合、四牌楼的古色古香与九龙湖的现代气息碰撞,连接一个百年、两个时代,将历史看遍,使滔滔文化流传至今。“我为自己即将成为东大一员感到无比骄傲。”
无独有偶的是,在今年东大的新生群体里,这样和自己亲人成为校友的事情并非个例。在东南大学级首批录取通知书寄出的时候,从小学开始就住在四牌楼校区附近,今年顺利考上东南大学的韩宁通,就与同是东大毕业的父亲一起晒出了两代人的录取通知书。
随后,那些陆续收到了会发光唱歌的级SEUer,也在各大社交媒体分享了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心情,录取到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的级新生黄天宇同学,与父亲和爷爷成为校友。
每年的东大新生报到,都会带来全新的故事。回顾与年,不仅是穿越时空的延续与传承,还有一些特别的缘分与感动也存在着——
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级新生鲁瑞琪在谈到为什么选择东南大学的时候说道:“选择东南大学不止是因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曾有刘敦桢、童寯、杨廷宝等一批建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也是因为我的父母都是东南大学93届毕业生。他们对于母校的肯定与感激让我从小便对这所高校产生向往,笃实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我来这里学习的目标。”
年,来自沈阳的双胞胎兄弟陈若天和陈若飞,兄弟俩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是互不知情,却又格外默契地填报了同所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双双录取。哥哥陈若天就读于工科试验班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弟弟陈若飞就读于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类。
来自大连瓦房店市的双胞胎姐妹花,性格迥然不同,但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报考东大!妹妹张雨晴就读工科试验班机械能源材料类,被录取在电子信息类的姐姐张雨昕则相对文静,而“成为科学家”是她们共同的目标。
……
无论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影响,还是坚定不移的个人选择,一纸通知书是他们与东大故事的开头,但不会是这段缘分的结尾。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人选择加入东大,在这里成为卓越优秀的自己!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