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迹东南大学体育名人徐镳

东南大学体育系历经多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的思想、教育理念、一言一行,都给体育系的创建、发展和传承给予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人物和事件不仅是东南大学体育史上的片段,刻着时代的烙印,而且对东南大学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南工体育的开拓者徐镳

人物简介徐镳(—),男,著名体育教育家,江苏东台人,高中就读于省立扬州中学,年高中毕业留校任教,年考入中央大学体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后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体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南京工学院体育教研组首任主任。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江苏省体委副主任,后兼任江苏高校体委主任;年至年,任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院长;“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年恢复工作,年被重新任命为江苏省体委副主任,并被推举为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会长。他是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江苏省第一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理念表现分层次教学及过程教学解放后,中国政治上强调“一边倒”,全盘学习苏联。教育也是如此,批判欧美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体育也不例外,不折不扣、全心全意学习苏联老大哥。当时,南京工学院面向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就以苏联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为蓝本,照搬照抄。一、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体育课二节连上和四段教学法,体育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式化和制度化。对运动员而言则是另外有措施,培养出了一批著名运动员,如高民权、蔡冠丽(体操)、陈义平、蔡国均(田径)。年7月,南京工学院承办了江苏省第一届运动员夏令营,涌现了新中国第一批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注重学生在校的过程教学建立学生晨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早操“三十年如一日”,就是始于年。年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苏联开展“劳卫制”体育锻炼的经验,徐镳主任向汪海粟院长建议:学生必须参加晨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这个建议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重视,并以院长办公室名义下文,并认真组织发动,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有95%的学生坚持了早操和以开展“劳卫制”为主要锻炼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一时间整个校园龙腾虎跃,热火朝天。法国一位体育专家来我院参观现场后感慨地说:“这真是奇迹,在法国即使体育院校也做不到这样”。师资队伍建设徐镳主任深知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体育教学,而教师则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鉴于此,他在原中央大学选留了部分优秀学生如方新、陆仲熹、戴华、刘惠霖等,还引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蒋桐森、福建集美的欧阳汤。在年秋季一次性引进了13名体育教师,除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外,还大胆引进了体工队教练和退役运动员,如排球教练张然、足球教练张逸,排球队员张国蓉等一批体育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强、专项特长水平高、工作踏实肯干的教师和教练和运动员,形成了我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图文来源:体育系

责编:清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cj/5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