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常言:冬至大如年
那么我们全国各地又会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呢?
今晚,我们请来了东西南北各方厨神
给大家奉上饕餮盛宴!
年年有余步步高黄鱼烧年糕
黄鱼烧年糕一定要注意处理黄鱼时要将头部也要去鳞,这样有利于去腥,黄鱼、五花肉片煎至金黄时,放入土酱,土酱是将小鱼煮熟晒干,加入豆瓣酱,搅拌而成的酱,再加入鱼骨汤熬制半小时,待汤汁烧至黏稠时,下入年糕,小火煮两分钟就好啦。
年糕吸收了汤汁后,爽滑可口,嚼劲十足,再加上新鲜的黄鱼肉,真是让人惊喜的口感!
蒸蒸日上米粉蒸羊肉
米粉,干米中加入各种香料炒至金黄,装入盅里捣碎制成米粉,注意米粉最好提前泡发一下,这样蒸时易熟,口感更佳。将米粉裹在羊肉片上,上笼蒸至酥软,淋上蒜泥汁,爱吃辣的撒上辣椒面、红油等就能开吃啦!
揭开笼的一瞬间!香气扑面而来,真可谓是嗅之芳香浓郁,观之食欲大开。自制的米粉香气十足,配上鲜嫩的羊腿肉,吃起来相当过瘾!饭小二可以拍着胸脯说,这道美味的米粉蒸羊肉真的特别适合这个寒冷的冬天!!!
秋风起,食腊味香芋腊鸭排骨煲
一斤排骨一两盐,腌制半小时左右,让盐充分渗透到排骨中。再把富含蛋白质的芋头切成菱形块焯水,这里有个小妙招,煮芋头时,放入少量白醋,可以防止芋头氧化变黑,最后把腊鸭腿和排骨煸香后,烹入白酒、排骨原汤再加入芋头和香味浓郁的三花淡奶翻炒均匀即可。
紧实而有韧性的腊鸭肉,奶香浓郁的香芋,咸中带鲜、风味独特,咬在嘴里都是不可言传的微妙香气……
温补养生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牛肉有滋养脾胃之功效,白萝卜有通气润燥的作用。牛肉性温,萝卜性寒,两者一起正好寒热中和,“香”得益彰!首先牛肉切大块焯水,加入各种香料上锅蒸两个小时;待牛肉快熟时,放入白萝卜片,这里,白萝卜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汤汁,最后,一定不能忘了要加入风味鲜美的冬菜!!!在清汤里加入冬菜,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整道汤会立马风味鲜美,清香四溢!!!
冬至到了
白天越来越长,拉长了思念
夜间越来越短,缩短了心距
无论此刻的你在何地
快做几道美食,和家人一起分享吧!
此时您是不是很想知道今天这几道硬菜的做法?莫着急,先等饭小二给您说说什么是冬至,冬至咱该吃啥喝啥干点儿啥!在最后饭小二会奉上今日菜谱哦~
小二说冬至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也是从这一天起开始“进九”,我国步入严寒季节。
冬至三侯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民俗1、北方吃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2、南方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是为了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杭州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欢吃年糕。每逢冬至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6、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7、苏州酿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祈愿。
冬至养生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裴教授介绍,冬至是人们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冬至养生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2、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4、益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东南西北“大菜谱”黄鱼烧年糕
材料:黄鱼五花肉年糕红椒小圆葱姜葱土酱猪油鱼骨汤料酒老抽胡椒粉
做法:
1.黄鱼去鳞(头部也要去鳞)洗干净;
2.锅烧热,放入猪油,下入黄鱼煎至两面金黄;
3.再放入小圆葱、姜片、葱段、五花肉片、土酱、鱼骨汤、料酒、老抽大火烧开;
4.汤汁烧至黏稠,下入年糕,加入胡椒粉,淋入猪油,小火煮2分钟;
5.葱段和红椒用油煸香,浇在黄鱼上即可。
米粉蒸羊肉
材料:羊肉大米香菜醪糟汁豆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酱油蒜泥汁红油辣椒面八角椒麻鸡精
做法:
1.大米、八角放入锅里,小火炒至金黄香脆,捣碎,制成粉蒸米;
2.羊肉切片放入碗中,加少量醪糟汁、椒麻、豆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酱油、鸡精、粉蒸米搅匀;
3.取竹蒸笼,放上荷叶,将拌好的粉蒸羊肉放在上边,上笼蒸至酥软,淋蒜泥汁、红油,撒辣椒面、香菜末即成。
香芋腊鸭排骨煲
材料:排骨腊鸭腿芋头葱姜蒜白酒白醋三花淡奶盐
做法:
1.排骨斩成寸段,葱叶、姜拍一拍,再加3勺盐抓匀腌制半小时,然后冷水下锅煮半小时,去除血质;
2.芋头洗净去皮切成菱形条,用沸水煮3分钟,并加白醋防止氧化变黑;
3.腊鸭腿洗净蒸熟,拆肉;
4.腊鸭腿和排骨放入油锅里,加入葱段、姜片、蒜炒香;
5.烹入白酒、排骨原汤、适量水煮5分钟左右,加入芋头、三花淡奶翻炒均匀即可。
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材料:牛肉白萝卜冬菜葱料酒八角花椒干辣椒枸杞香叶草果盐糖做法:
1.牛肉切大块,焯水捞出,加枸杞、香叶、草果、八角、花椒、干辣椒、料酒、适量水蒸两个小时;
2.白萝卜去皮切块,待牛肉快熟时,放入白萝卜再篜10分钟取出;
3.牛肉切成片和白萝卜装盘;
4.煸香葱丝和冬菜,烹入刚刚蒸排骨的原汤、盐、糖烧开,浇在排骨上即可。
5.烹入白酒、排骨原汤、适量水煮5分钟左右,加入芋头、三花淡奶翻炒均匀即可。
今晚18:30分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回家吃饭》,一定要仔细看啊!
扫描“CCTV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