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则文化爵溪东南半壁南韭山

点击「爵溪发布」可快速   南韭山位于爵溪东南约18海里,船过羊背山后,海面就骤然开阔。只见烟涛微茫,渺无际涯。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一行抵达南韭山码头。

  南韭山有东海第一山之称,是祖国东南的天涯海角。东临东海,北眺普陀,南通闽粤,西连吴会。全岛由70余个岛屿组成,主岛呈弓字状,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在近百个山峰中,以瞭半天为最高,海拔米。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盛产大黄鱼、带鱼、墨鱼、鲳鱼、马鲛鱼、梭子蟹等海产品。汛期,沿海各省渔船云集于此。白天,千帆竞发,机声隆隆,桅樯如林;入夜,归舟唱晚,停泊在岛湾中,渔火如星,五光十色。最盛时驻岛军民有余人,并时有外来渔民在这里张网守山。

图 buble

  主岛南韭山,岛上的巉岩受海浪风雨侵袭风化剥蚀,变得峥嵘嶙峋,千姿百态,象物赋形,惟妙惟肖,或如鹰鹫栖息,或如大蛇伸颈,或如猛狮蹲状,或如鹤唳长空,凌空腾飞,或如乌龟朝佛,静听佛声……奇岩怪石形象逼真,天工巧夺,妙趣横生,令人赞叹不已。我们翻山来到了久有传闻的逸仙洞(当地人称燥谷仓)沙滩,浑圆的鹅卵石铺在晶莹的沙滩上,巨岩峭壁下有个小洞,我们匍匐而进,洞内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约有5间屋宽的四方形如谷仓的石室,四壁约50多米高,像刀切一样,上面爬满蔓藤,仰望被树木遮盖只剩下窗口大小的苍穹,几丝白云飘忽,阳光透过葱茏的树木,分割成无数道光束,射也斑斑光点,和洞中冉冉升起的潮气融成五彩岚气。洞中北壁半腰处有一个黑森森的洞,深不见底,洞内细泉涓涓,寒气袭人。栖息在洞顶树上的小鸟偶尔发出几声鸣叫,洞外浪拍沙石发出隆隆巨响,在洞中引起阵阵回声。

  在里塘西北首,我们在一块巨岩下驻足,上书“东南半壁”四个一公尺多高的苍劲大字。相传为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所书。当年刘伯温率水师攻打温州,途经南韭山,登岛察看地形,见此雄伟山势和巨岩,不禁赞道:“此乃天然屏障,东南半壁。”即挥毫令巧匠凿之。尔后,刘伯温停泊过的岛湾,当地人就称为“官船湾”。

图 buble

  南韭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当年观世音菩萨要在南海选择佛地,被南韭山美丽的风光吸引,只见形势巍峨、岛屿深远。星罗棋布的岛屿各具风姿:积谷山高耸入云,海雾半山缭绕,官船湾树木葱郁,海鸥回旋,远处的上、中、下三竹岛,白浪击石,似天女撒花,真个“万象图画里,千崖玉界中”。心想这里正是她栖身修佛的理想之地。她遵照下界时师父的吩咐:“选佛地须具有72个宫卦”(指岛礁)的指示,就数了起来。数来数去只有71个岛礁,竟忘却自己脚下祥云遮着的凤凰山。观世音菩萨无限惆怅,依依不舍离去,最后才坐镇普陀山修建佛地。数年后,她偶过南韭山,发现这里确有72个山头,(据《象山县海域地名我简志》有73个岛礁),但为时已晚,不禁喟然叹道:“佛家也有失误处。”

图 buble

  南韭山不但景色秀丽,气候宜人,而且物产丰富,得天独厚。岛上漫山遍野是各种名贵药材。立夏小满之际,成群的海鸥在群岛上筑巢下蛋,一窝小则3枚,多有5颗,比鸭蛋还大,此时,你不一会儿就能捡上满满一篮。退潮了,在海岸边拾螺捡贝,岩缝中长满佛手、淡菜、岩蟹之类,不一会就可捡得满满两手提袋。

  大自然虽然似乎把所有的钟灵秀气都倾注在南韭山,但这颗偌大的海上明珠被海岚山雾遮绕,依然“处在深闺人未识”。要是在这里开辟旅游疗养基地,既可品尝海味,又可避酷暑。我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

来源/年12月16日《宁波日报》副刊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cj/6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