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南大学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推进年度“双一流”建设工作
2月25日下午,东南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视频会议,专题部署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校领导左惟、张广军、王保平、郑家茂、丁辉、金保昇、刘攀,校长助理钟文琪、任祖平,“双一流”建设工作组成员等参加了视频会议。会议由常务副校长王保平主持。
会上,校长助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钟文琪首先汇报了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和近期工作安排。“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广军校长指出,年是东南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的收官之年。因此,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要全面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他强调,各部处院系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根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做好“双一流”建设工作,并对后续“双一流”建设作出部署:
一是重塑目标,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培养领军人才的定位,重新思考和梳理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
二是统筹协调,要全校一盘棋,各部处院系相互配合,完善沟通联动机制,形成全校建设合力;
三是科学论证,要对每个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牵头领导、部处和院系分工明确、积极主动;
四是挂施工图,要有时间节点、有任务要求、有监督措施,确保完成“双一流”建设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学校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近期目标。
左惟书记指出,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完成“双一流”建设一期任务的大考之年、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的“双一流”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克服困难、精心组织,统筹抓好学校改革发展,确保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力争将疫情对学校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要科学合理地掌控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总体要求不宜“一刀切”、全部设置统一的时间节点;要尽量提早谋划早实施,避免支出过于集中在下半年执行;
三是要将教育部对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提升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新要求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契机,做好学校相应政策的调整、修订,提升专利质量和转化水平,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四是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东南大学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
2月25日上午,东南大学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听取适度调整校园管控措施方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组工作方案、线上教学首日运行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研究了学校疫情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通告(第2号)的有关内容,决定根据疫情的走势,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自3月2日起对学校各校园管控措施作适度调整,允许部分确因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需要的教职工进入校园办公。
会议要求,必须保证进入校园的教职工身体健康且已在南京居家隔离满14天、具备自驾或步行来校条件,以保障校园安全。机关、直附属单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因工作需要可以进入校园。允许机关、直附属单位每个科室安排1人进入校园。允许各院(系)和校办企业每天审批同意不超过在编教职工人数15%的人员(含学校中层领导干部)进入校园。各单位在安排教职工进入校园时要充分考虑不聚集开会,同一办公室、实验室不安排多人工作。
会议指出,申请进入校园办公的教职工须于前一天在入校审批系统提交申请,各单位完成审批。各单位确定一名主要负责同志审批,并报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备案。特殊情况未经审批急需进入校园的,由各单位提请郑家茂副书记审批。会议强调,工作期间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尽量不出校门、不聚集,并及时做好办公场所的消杀工作。
各单位本着节约使用的原则,根据每周进入校园办公人员的实际需要,向学校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组申请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经物资保障工作组确定发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后,医院统一发放。校内疫情防控物资的分配办法由物资保障工作组制定。
会议要求,在正式开学前,学校每天安排一位校领导值班;各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院(系)继续执行假期的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位领导同志值班,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会议强调,对不按本方案执行的教职工及单位负责人,学校将予以严肃问责、严肃处理。
会议分别听取了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党委学工部关于线上教学首日运行情况的汇报。会议对目前已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要求教务处、研究生院组织院(系)抓紧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加以改进落实,立足于长远,做好长时间在线上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充足准备;同时,注重推广介绍线上教学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导教师科学选择更加高效的教学平台和授课方式,帮助教师提升线上教学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会议强调,学生线要加大在线上开展育人工作的力度。学生线和任课教师要密切配合,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