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middot史说第八讲东南西北

北京治疗扁平疣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9850.html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信息

—年3月30日—

党史学习永远在路上

倒计时93天

大公镇《青·史说》微宣讲栏目

第八期:东南西北家国情—俞秀松

宣讲志愿者简介

王则龙大公镇建设局副局长、镇“梨小宣”理论宣讲志愿者

格言立志在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大家好,我是建设局王则龙,今天我宣讲的主题是《俞秀松:东南西北家国情》。俞秀松,浙江诸暨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先驱。他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最初5位成员之一,他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在中共党史、团史上,镌刻着他的名字。“我的志愿是要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20岁那年,他要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会,对前来送行的大弟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进船舱,一去不返。然而,工读互助会仅仅3个月就难以维系,共度会的短命,令俞秀松猛然醒悟,空想社会主义行不通,要想改造社会,只能放弃学问家,当一个革命家,哪怕九死一生,哪怕命悬一线也在所不惜。年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建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俞秀松成为最初的5位中共党员之一。2个月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俞秀松担任第一任书记。其间,他参与创办外国语学社,为党培养干部,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曾在此学习。年6月,俞秀松出席莫斯科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从苏联回来,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年,俞秀松赴苏联学习、执教,整整10年。年,他回到新疆工作。年2月,在莫斯科被枪杀,客死异国他乡。俞秀松的继子俞敏说,百年前,俞秀松在诸暨三环码头,与亲人挥手自兹去,是否也会向往,野渡无人舟自横般的悠闲生活,是否也在寻觅一个宁静的港湾。然而,为了革命,他东南西北奔波,整整19年没有回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俞秀松,为了革命,舍小家,为大家,他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中共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奋斗史、斗争史和创业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广大青年干部更要学习党史,做党史学习的先锋队,要按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的要求,学习党史要和加强理论修养结合起来、和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结合起来、和提高执政本领结合起来,真正地学懂悟透。

供稿、编辑:王则龙

审核:谈晓燕

你要的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cj/8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