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上middot现场从书斋画室

年8月5日,『东南梵天·吴哥见闻录』在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作为信雅达文化艺术五年一度的『三清上旅程之约』的第二回,旅程邀请到了尉晓榕、常青、赵跃鹏、李金国、罗颖和余宏达六位艺术家的倾力加盟与支持,一同深入南国,汲取创作灵感。本次展览由董捷担任学术主持,六位艺术家各展所长,共同为我们呈现柬埔寨的异国风情以及旅途中的艺术创作之美,共展出作品50余件。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

开幕式现场合影

从书斋画室走到异域风光

8月5日下午3时,展览还未开幕,来现场赏画的人便络绎不绝,人头攒动间,流露出的是大家对采风艺术创作的期待。

开幕式现场

信雅达文化艺术特别邀请到参展艺术家尉晓榕、赵跃鹏、李金国、罗颖、余宏达,学术主持董捷参加本次展览开幕式,艺术家常青虽然未能到场,却用和他作品同样有感染力的文字对展览的顺利开幕致以祝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建波,浙江画院评论工作室副主任王凯,青年艺术家林皖、黄佳茂、宋开智、王珺,浙江信雅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肖蓉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策展人董捷发言

开场之初,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董捷老师提到,“六位艺术家是三清上的常客,从书斋画室走到异域风光,陌生的『生』的感觉,是我们在看画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比如常青老师这次用特殊的,玩味的笔墨来作画。尉老师在色彩处理方面也迈出了转换的一步,余老师等都在创作过程中『求变』。”董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这是三清上第二次组织异域采风出行,我觉得以后可以走得更远,沿着一带一路,很多异域风光变成画家笔底的创作,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旅程之约』艺术分享

艺术家尉晓榕发言

即使已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多年,对笔法,色彩的掌握非常纯熟。尉晓榕老师在此次的采风创作中还是有所突破,在画作中结合了写生的特色,“当地的自然风光色彩十分奇妙,震撼到几乎是不合理的地步,但不合理是它的特点。我把当地的绿,紫各种色彩都吸收进创作中。我正在把色彩一点点捡回来。”

艺术家赵跃鹏发言

开幕式之后的旅程之约艺术讨论分享中,写生与创作的关系被反复提及。对此,赵跃鹏老师表示“实际上我们现在写生的条件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科技很发达,写生不应该局限于画得像了。到了那边,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写生。”

艺术家余宏达发言

在工笔画创作中要想求变需要很长期的准备,这次在异域风情的碰撞中,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余宏达老师感觉到创作的突破之年正在到来。他提到,“这些年我也在把我性格中感性的一面释放出来。近几年的创作中,随性而成的作品画得好的很多。比如此次柬埔寨之行,有一天我是凌晨三点醒来,拿着便签纸就开始画,我想要抓住那种现场感,灵感的瞬间将它记录下来。”

艺术家李金国接受媒体采访

李金国老师本次展出作品中独特的角度引起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cj/8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