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一:(36分)读图和阅读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年人均国民收入仅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2)从我国上海以海运的形式运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厄立特里亚,途中经过的重要海峡有哪些?应选择什么季节出发最省时省力?为什么?(10分)
(3)归纳图中河流流向的特征及成因以及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的大小关系(6分)
(4)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1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热带(2分);东濒红海(2分);非洲东北部(2分)。
(2)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冬季出发,借助季风洋流和盛行风向,省时省力(10分)
(3)地势中高周低,河流呈放射状。ABC(6分)。
(4)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6分)。
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
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8分)。
典型例题二: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9分)
(1)某海轮从广州到阿曼运送货物。为节约燃料,请建议其出发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
(2)简述船员在此航行沿途观察到的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6分)
(3)航行途经印度尼西亚。该国地震多发,请分析其原因。(3分)
(4)7月,索马里海域流经的洋流为寒流并且鱼群较多,为什么?(4分)
(5)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冬季(1分)冬季东亚、南亚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1分),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航行过程中可以顺风顺水。(1分)
(2)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文化圈(1分),有多种宗教建筑(言之有理得1分);斯里兰卡和印度属于南亚文化圈(1分),人们衣着纱丽服饰(言之有理得1分);巴基斯坦和阿曼属于伊斯兰文化圈(1分),人们衣着阿拉伯长袍,多清真寺(言之有理得1分)。
(3)印尼处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1分)。
(4)7月,索马里海域盛行西南风,海水表面吹离海岸,底部(深层)海水上升,形成寒冷的涌升流。(2分)。涌升流从海底(深部)携带营养盐类促进饵料大量生长,吸引鱼群来此集聚和生长。(2分)
(5)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典型例题三:(·河南高考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图示意图”
材料二,挪威地处欧洲西北部,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土三面分别被北海,挪威海,巴伦支海环绕,由于地理位置及国土大部分是山地的缘故,历史上挪威交通主要依靠航海来实现,这为挪威航运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过去的年中挪威在世界航运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以航海国家著称于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挪威发展航海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3)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1)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河流短促,水能丰富(或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等。(8分,答出四点即可。)
(2)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多峡湾;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多数港口冬季不结冰(4分)
(3)离铁矿产地近,有充足的能源(水电)供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临海,海运条件优越,便于产品输出;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8分)
典型例题四:(·湖北沙市中学高二月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维京人泛指北欧海盗,生活在多年前的北欧,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主要以捕渔为生。公元七世纪,维京人的帆船制造和航海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维京人便开始远航,并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被称为“维京海盗”。公元八世纪的末期,他们就沿今天的俄罗斯遁河而下,展开长期的入侵,到九世纪中叶移居并在东欧平原上建立的以基辅为首都的早期封建国家基辅罗斯(如图所示)。维京的入侵在第十世纪末期便已停止,维京海盗也逐渐在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
(1)简析推动七世纪维京人航海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维京人在航海业快速发展后便在海上四处劫掠的原因。
(3)说明八世纪末期维京人南侵并移居基辅罗斯的原因。
(4)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推测十世纪末期维京海盗销声匿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北欧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多优良港湾;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无结冰期;林业资源丰富,造船业发达;长期捕渔,积累了丰富航海经验。
(2)北欧纬度高,冬季严寒,多山地、沼泽,农业发展条件差,生活物资匮乏;附近地区商贸活动频繁,过往商船较多;受暖流影响,附近海区多海雾,为海盗活动提供隐敝条件。
(3)北欧地区气候寒冷,耕地狭小,自然条件恶劣;基辅罗斯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资丰富。
(4)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垦殖范围扩大;维京人生活趋于稳定。
典型例题五:(·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二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2)简述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优势。
(3)指出在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
(4)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什么?
(5)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参考答案:
(1)同:都位于南印度洋沿岸。异:甲地位于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
(2)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或土地交替使用)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或时间安排合理)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或市场决定生产)
(3)狂风、巨浪、冰山、大雾等。(答出其中二点)
(4)说明这里以前气温并不低,森林茂密(5)①南极洲的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地势高、强化了气候的寒冷程度;③南极洲气候虽然干燥,但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少,长期积累,形成了厚达多米的冰层,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任意答出二点)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全体学生,高中地理老师,地理旅游爱好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探讨之用,如涉及侵权,请留言处理!
往期精选
高考地理小专题——节水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干热河谷
高考地理小专题——中国城市群(1)
高考地理小专题——中国城市群(2)
高考地理小专题——逆温
高考地理小专题——气温日较差
高考地理小专题——天文观测选址高考地理小专题——赤潮
高考地理小专题——曲流、曲峡
高考地理小专题——牛轭湖、堰塞湖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谷夜雨
高考地理小专题——冰川地貌
高考地理小专题——冻土
高考地理小专题——泉
高考地理小专题——冰川
高考地理小专题——地面沉降
高考地理小专题——雅丹地貌
高考地理小专题——迁都
高考地理小专题——高山流石滩
高考地理小专题——沙嘴、潟湖
高考地理小专题——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小专题——咸潮
高考地理小专题——瀑布
高考地理小专题——潮汐
高考地理小专题——反季节农产品
高考地理小专题——地热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绵城市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阶地
高考地理小专题——凌汛
高考地理小专题——生物入侵
高考地理小专题——特有物种
高考地理小专题——转场放牧
高考地理小专题——梯田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鱼塘台田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基塘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喀斯特地貌
高考地理小专题——人工岛
高考地理小专题——某产业大力发展的可行性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岸线特征及其成因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梯级开发
高考地理小专题——晒盐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高考地理小专题——历史遗迹保存完好的原因
高考地理小专题——循环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立体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互联网+
高考地理小专题——一带一路
高考地理小专题——粤港澳大湾区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水稻
雾的形成
沙丘类问题
地膜、大棚、反光膜、鹅卵石在农业中的应用
房屋
桥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专题
农作物耕作制度专题
沙源问题
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
三角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