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送掉的一块最值钱的领土,如今地理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清代的乾隆年间,曾达到过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乾隆时期非常注重社会安定,实行“摊丁入亩”,实行五次“五免”,三次减免八道,以减少农夫的劳累,保障了农事,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增加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增加了中国的人口,乾隆六年也是第一次。乾隆时期,准噶尔被统一,新疆被官方划归中国领土;并对廓尔喀人的侵略进行了回击,维护了西藏的主权;此后,林爽文起义平息,台湾一统。乾隆时期的一套“文武”政策保障了各个民族的和谐发展。

在十八世纪,荷兰,英国和法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当时乾隆夺回台湾后,依然采取封闭的态度,使得中国与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逐渐与国际社会的发展拉大了距离。

当年有一件事情使中国从封闭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然而乾隆的自大和鼠目寸光使中国失去了这个机遇,而这个机遇正是“兰芳献土”。

清代中叶,福建、广东是中国沿海居民的主要聚居地,许多人逃离战争,逃到东南亚谋生,也就是那时的“下南洋”。中国人在国外很容易被外国人所排挤,他们互相帮助,避免被别人欺负,于是就抱团结伙,成立一个小团体。年,他们在许多中国人的帮助下,在西北的婆罗洲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在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前11年,罗芳伯成为第一位美国总统。随着发展,兰芳共和国不断扩大,周边的许多部族也被纳入其中。

中华的浓厚的民族气息弥漫在中国,他们的首脑就是“大唐总长”。中国古代的君主继承制度是通过加选制度来实现的。他们穿着汉族服饰,穿着青色的军服,在全国开设汉文学堂,还请来了清朝的学者,教授中华的传统。

正当他们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却遭遇荷兰入侵,那时荷兰依靠殖民地四处抢劫,于是兰芳共和国成为了他的首要攻击对象。在荷兰的强势面前,他们想起了大清,所以罗芳伯总统请求清政府为自己的藩属国,以求保护。

罗芳伯到了大清之后,一直不被人注意,就连皇帝陛下也不见他,只是让两广的人去拜访。得知这件事的两广省长向乾隆汇报,乾隆却以“天朝弃民”的名义,拒绝了罗芳伯的请求。罗芳伯无可奈何,只得回去,并谎说兰芳共和国是大清的附庸,荷兰人深信不疑,不愿再侵犯兰芳,直至清朝末年,大清衰败,兰芳被荷兰占领。

兰芳共和国是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的附属,也就是今天的西加里曼丹。由于其地理地位十分关键,如果清政府能够接纳兰芳,中国就可以掌握东南亚的贸易航线,从而为中国赢得马六甲海峡的商业机会,并将中国从封闭状态中拉出来,继续中国的发展。可是,假如这一切都是假象,那就是一个永远的缺憾,只有我们自己的人民,才能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的强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dx/11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