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评教育,专注教育事业,欢迎一起讨论
导读:即使现在已经是现代社会,女性在工作机会以及担任重要岗位职务方面,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平等对待。杰出的女性代表,在各行各业仍然凤毛麟角,说明女性仍然有努力的空间。
以前我国接受教育的人群,基本都是以男性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逐渐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女生的地位明显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女学生都可以考取大学,并且在校园里面的占比越来越高,数量方面已经逐渐超过男性大学生。
高校仅有的女校长,2岁破格晋升博导
我国女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在各方面的重要岗位里面,依然很少看到女大学生的身影。无论是政商界,还是科研界,女性的杰出人物依然很有限。比如我们熟悉的高校,目前仅有一位女性校长,其余的全部都是男性。
这位高校里面唯一的女校长,就是东南大学的现任校长黄如。这是中国颇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学者,而且还是著名的计算机顶级专家,她的经历对于当地的女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励志,也可以说是应当学习的对象。
黄如出生于年11月,于年开始担任东南大学的校长,当时只有52岁,可以说是当时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也成为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三位女校长。
年黄如从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三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东南大学读书,学习电子工程类专业。一位女生学习电子信息技术,这也确实是要很大的魄力,否则就很难学好。
本科毕业以后,黄如继续留在东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后面又到北大读博,于年拿到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新器件技术及其应用。
黄如于年拿到北大博士学位,并且留在北大任教。由于在计算机领域有取得重大进展,当时只有2岁的黄如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并且被破格提升为博士生导师。当时大家的年龄整体偏大,而且黄如又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能破格提升,说明自身的科研能力,已经得到一致认可。
由于在微电子方面取得的突破,黄如在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年,仅有46岁的黄如,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也是当年最为年轻的女院士。也成为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长。
在北京大学工作20多年的时间,黄如院士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也回到自己的母校东南大学。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在自己的母校工作,相信会更加有动力,带领东南大学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毕业专注于科研事业,这才是学习典范
从大学接触电子信息工程,到如今成为东南大学的校长,黄如始终坚持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在该领域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成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多项研究成果成为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
我国每年培养数百万名大学生,最终留在科研行业里面工作的学生很有限,特别是女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女大学生做科研实验,又是在电子信息这类著名的工科领域,这不仅需要有异于常人的天赋,更需要拥有持久的耐心以及魄力。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都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盛行,更愿意成为所谓的网红或者明星,总幻想着成为网络红,人总想着一夜暴富,不切实际的幻想,使得现在很多大学生变得浮躁,各种博人眼球的事件层出不穷。
像黄如校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总是把国家事业放在首位,更愿意静下心来做科研,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典范。国家总是要一批踏实做研究的人,才能真正推动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技术才会有进步,这样才能真正造福社会。
作为我国杰出的女性学者,同时又是高校的校长,黄如院士可以说是真正的“女神”,也是我们全国女性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