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瀚,原潍坊高新国际学校(现已更名为高新金马公学)学生,以山东省第二,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东南大学少年班。就在今年的六月,15岁的李昌瀚时值高二,带着十足的自信,他毅然走进高考的考场,最终以总分分的成绩通过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分数线,在复试中以面试第一,综合第三的优异成绩获得优先选择权,成功进入吴健雄学院。9月17日上午,潍坊高新金马公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家长,他们将一面写着“立德树人,启智创新”的锦旗郑重的送到了董梅校长的手中。桃李春风,师恩难忘。这两位家长是从金马公学毕业的李昌瀚的父母,当董梅校长从两位家长手中接过锦旗,家长们由衷的说道:感恩遇到这样的学校,感恩遇到这样的老师……时间倒退到3年前,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李昌瀚坐在潍坊高新国际学校(已更名为金马公学)的物理课堂上,郭翱老师正在讲解原子核的相关知识。这是一节物理创新实验课,郭老师在讲解原子核结构知识的同时,纵向深度挖掘核外电子的应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微观世界的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探索。此时,李昌瀚联想到《爱因斯坦的自述》一书中的细节,引发了他对光电效应实验的浓厚兴趣。课堂中,他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模拟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实验,其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爱因斯坦实验很好吻合,此后,他改进了实验设计,和其他两位同学合作,获得潍坊市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和创新实验一等奖。在金马公学像郭翱老师这样的名师还有很多,本着“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金马公学摒弃只重视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个个成才。在内容和途径上,全面实施必修课、选修课、超学科主题课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机会,这也是李昌瀚的家长对金马公学最认同之处。回首亦是风景在与李昌瀚父母的交谈中,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对启蒙教育的重视与用心,立足现实,开拓素质教育的渠道并非主流,于是,为孩子寻找和选择优质的学校和教育便成为重中之重。那年的高新金马公学如教育界的一股清流,吸引了李昌瀚父母来校咨询,也是郭翱老师的一节物理课,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前来的决心。“孩子常常跟我们说,再也没有遇上过像郭老师这么好的老师,不论科学素养还是教学能力都过人一筹,他从来不拘泥于灌输与刷题,而是培养学习兴趣和思考的能力,为孩子们开启思维创新的探索之门。郭老师时常会送给孩子一些书,正是他的启蒙让昌瀚如此热爱科学,能获得今天的成绩与咱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提起在金马公学度过的那些日子,昌瀚妈妈仍然掩饰不住的开心,“那个时候是孩子最最快乐的日子,从拍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他有多放松,课堂氛围活泼,师生关系特别融洽,他们班主任就像学姐一样跟孩子们玩在一起,把教育融合在爱和自由之中,孩子那一年足足胖了20斤。咱们学校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并非应试教育,而是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启智教育,为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用无限的正能量助力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启智创新’这四个字咱们学校当之无愧。”“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精力放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李昌瀚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学习效率高,做事有毅力,综合素质和统筹安排能力强。“我们作为父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与学校形成合力,将眼光放长远。当时郭老师预测这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一定会‘如鱼得水’,我们都不敢讲,现在发现事实果真如此。他们少年班是跟统招生一起上课的,对于年纪小其他同学三岁的昌瀚来说可能会有压力,但也完全不输别人。英语底子好,当初在咱们学校参加英语CCTV风采大赛就拿到了省一,高考成绩分。数学更是不在话下,毕竟是常年参加各种竞赛历练出来了,所以我们特别感谢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老师们的付出。昌瀚跟郭老师感情特别深,这个国庆节说一定要回来看看郭老师的。”古有孟母三迁,成就圣贤,彰显教子有方。选择学校,就是价值观、人生目标和方向的选择,父母作为孩子的指引者,为孩子创设环境和选择环境不可等闲视之,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均衡发展的快速成长之路将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育不是注水而是点火,是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漫漫人生路;是点燃习惯的火把,养成“燎原之势”;是点燃道德的火把,映照个人的品质。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个家长努力的方向,也是潍坊高新金马公学一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