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散,语言多元,信仰复杂,印尼靠什么

印度尼西亚应该算世界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在全世界人的心中似乎除了地震海啸等负面新闻,很少落入公众视野中。年之前它还处于分割破裂的殖民状态,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岛屿上是各种原始部落的地盘,他们之间没有统一语言,没有统一信仰,甚至于连“印度尼西亚”到年才出现。在如此尴尬的统一环境下,它却在年到年的短短35年间翻盘,完成了从统一殖民到建国独立的大业,它是怎么做到的?又靠什么实现千岛之间的相互认同和国家归属感的?

从原始秩序到殖民统一,印尼独立环境有多尴尬?

19世纪之前,在环太平洋南亚群岛间还不存在“印度尼西亚”五字,只是一些名叫爪哇岛、巴厘岛、苏门答腊岛等数不清的群岛组合。岛上的原始居民们各自占据着能够存活的土地和资源,说着互相之间都听不懂的语言,加起来高达多种语言;信仰更是丰富,涵盖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和儒教等等。又加上地理环境的不堪,时不时伴随着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很显然,站在自然地理和出厂设置处境,这种统一环境它一个都没有!

这种混沌状态持续了15个世纪后,一股外来力量冲破了尴尬困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掀起了一股大肆搜寻殖民地的热潮。南亚群岛不仅是生产橡胶和石油的宝地,还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一时间吸引了欧洲最强殖民者的目光。年后,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先后抢占了一些岛屿,到了年,荷兰人霍特曼又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惊叹于又一块“新大陆”,虽然南亚群岛的格局不似印度半岛那样连贯,但是只要这块土地上有劳动力和其它自然资源,那么这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接下来这三个殖民大国,英国、葡萄牙和荷兰在群岛之间掀起疯狂的争夺大战,狗血的事情发生了:最强的英国势力扩张却止步在加里曼丹岛附近,葡萄牙占据了帝汶岛的东部,剩下的地盘被荷兰这个最弱的殖民国全盘控制,所以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近年,一直属于荷兰人的天下。

那么又一个尴尬局面出现了,这被殖民的3个世纪之间,岛上的居民居然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发组织建立反抗团队,更别提什么独立意识,似乎被蹂躏成了习惯。有时候爪哇岛的军队还听从荷兰殖民者的指挥,共同去攻击苏门答腊岛上的群众,所谓的同宗同源,共享一片蓝天在南亚居民眼中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实际上这种分离局面的持续,除了自然地理问题外,还有一个核心原因是荷兰殖民者的“以夷制夷”和“分而治之”政策,这种分离运动从殖民那天起一直持续到后来的国家独立,其造成了严重的认同危机。

弄巧成拙,殖民主义下“伦理性政策”却开启了民族独立意识

在荷兰殖民南亚群岛的时空里,殖民者突然意识到如果要对在这片土地进行长期的管控和保证殖民的稳定,应该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殖民政府和挖掘一些当地居民来共同管理。而且必须把原来的纯粹殖民掠夺手段转变为“孵化”手段,这才符合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当时荷兰政府出台了一项名为“伦理性政策”的方案,其目的就是要用意识同化来保障自己在这些群岛间的长治久安,这种手段曾经出现在世界上的其它殖民地带,包括美洲大陆和印度半岛,甚至于中南半岛。

荷兰殖民者在当地建立学校,修建铁路和灌溉工程,开始往循环经济模式走,同时还逐步迁徙部分居民到其他人口少的岛上,以此来解决爪哇岛上人口爆发增长的危机。随着一系列公共设施建设和“伦理性政策”实施的推进,很快殖民政府遭到了反噬:一方面是资金压力的问题,原本这片岛是经济生产的殖民地,现在却要反过来投资,短期内殖民者也看不到回报。另一方面,对被殖民者的群岛居民来说,随着经济的开发和生产资料的提高,人口迅速暴增,他们的力量聚集终于压过了荷兰殖民者的势头,一种所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单单属于荷兰的廉价劳动力,也不应该发生爪哇岛居民攻打苏门答腊岛群众的事情,而是应该组织起来反抗殖民者的掠夺和剥削。

其结果就是一些原本被殖民者栽培起来用于充当统治工具的群体,由于受到了教育洗礼,思想飞升,开始自发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煽动各界群体起来反抗荷兰的统治。爪哇岛上的土著们于是把这种驱逐“他者”的意识当成了所谓的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感,掀起浩浩荡荡的独立革命。荷兰殖民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伦理性政策”会和英国殖民美洲大陆的结局一样,引爆南亚地区的独立危机。

疯狂的35年,印尼靠什么实现民族和国家认同

在印度尼西亚正式建立国家之前,并不存在所谓的“国家认同”,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要么是建立在宗教形态上,要么是语言基础上,或者是同一个族源。南亚群岛一开始确实不具备这种条件,意外的是殖民统治却给它创造了无数条件。

语言统一的力量不管是荷兰统一殖民统治前夕,还是19世纪独立革命崛起,“千岛之岛”之间仍旧说着不同的族语,当时荷兰的主要殖民根据地在爪哇岛上,这里便成了政治中心、经济核心地带,居住人口也是最多的,当所有人都以为殖民政府会选择把爪哇语作为官方用语时,可结果并不如此。因为爪哇语有个很大的弊端:有阶级划分,有点类似日语和韩语性质,针对不同阶级的人要说不同属性的词汇,在统一大陆上倒是可以传播。但是要用在上千座群岛之间,这是一件难以上青天的事。所以为了进行商贸谈判,荷兰殖民政府选择用马来语作为“商贸用语”,因为马来语简洁易懂,再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推行,马来语变成了印度尼西亚群岛之间的官方语言。一旦有了语言统一使用的趋势,这就标志着它独立的进一步趋势,而接下来一些外部条件,成就了印尼35年加速独立的助推器。

外界的力量,日本“隔山打牛”式间接促成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世界原本的统治秩序被打破。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殖民状态也遭到了重创。在年一天,日军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南渡来到印度尼西亚,到了这里后,日本军方领导人声称“印度尼西亚人民和日本人同是一源的祖先,都是亚洲民族血脉,应当联合起来反抗荷兰殖民者的剥削”。印度尼西亚的人民一听,对方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一种新的身份归属感得到了刺激,于是调转方向支持日本人,共同围剿荷兰殖民统治者。

实际上,日本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占据合荷兰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抢夺自然资源,为他在东南亚的持续扩张储备势力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就不难理解年日本为什么胆敢向美国宣战,他所依托的便是这块新群岛的力量。本期盼着日本能解救印度尼西亚殖民地于水火中,走向独立的印尼土著们,却被二战结局这一盆冷水浇灭了希望。

年,还没来得及给印尼做出明确独立时间承诺的日本,在同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了。当时印度尼西亚最高统治阶级眼看大势不对,趁着世纪一片狼藉,各国还沉浸在二战喜悦之中时,赶紧自我宣布独立,就怕过了这座山没这座庙,这一天恰恰就是年8月17,离日本投降仅差距两天。

印尼群体的民族意识加深和国家认同的出现印度尼西亚宣布建国独立之后,并没有马上走上康庄大道。因为日本人被打跑了,可是其他势力又来了。年9月,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军队取代日本军队占领了印度尼西亚,随后荷兰军队又回来了,试图卷土重来。

可是此时的印尼形式已经不似从前,他们之前的“土著身份认同”变化为了民族认同,此刻又上升到了国家认同,35年间已经换了一片天地。本来荷兰出于地理环境特殊性的考虑,打算再次用“分而治之”的方式重新夺回控制权,但是印尼各岛敦促政府建立一个团结的共和国,谁都不想再回到过去那种受尽剥削和压制的统治格局。荷兰实际上也是贼心不死,虽然在年11月,双方达成协议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政府建立,但是后来的荷兰占据爪哇核心经济地带不断地反动,一会儿发动“警察行动”企图推翻共和政府,一会儿又周旋在其他大国之间钳制印尼共和政府。这让印度尼西亚群众非常恼火,加上民族意识和国家归属感的不断深化,他们觉得有必要彻底被这个殖民头子赶走,真正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统治政权。在这种强烈的期盼下,一个重要的印尼伟人站到了历史舞台上,他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开国总统——苏加诺。

开国总统苏加诺建国原则和反殖民运动苏加诺进入政治圈子的时候,印度尼西亚还处在荷兰的殖民下,他本身就是一个反对荷兰殖民政府的民主主义领导者。随着政治路径的起起伏伏,苏加诺被推到了开国领导人的位置,在年8月17号发布《独立宣言》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关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国家认同”问题。因为之前所谓的民族认同都是建立在“驱逐外来殖民者”的基础上,如果殖民者真的消失在这片土地上,南亚这座群岛共和国要靠什么来彻底建立认同感?显然语言和信仰如此多元,虽不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这些可以成为认同基础。

经过思索后,苏加诺制定了最著名的“潘查希拉”原则,也就是印度尼西亚建国的五大原则:信仰上帝、民族统一、人道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公正。不难看出他是利用了宗教意识形态来建立民众之间的链接,而民族统一才是最核心的原则。

苏加诺上台后,刚开始一直都在致力于实现共和国内部有关“民主治理”的问题,因为印度尼西亚一直处在荷兰的殖民统治下,后来虽然日本短暂接手过,其统治根本属于集权式的手段。从年开始,苏加诺就通过军事手段打造了一种所谓的“有领导民主”,而非西方国家那种国会选举或者民众选举产生的机构,这对于当时的印度尼西亚统治秩序是较为合理的方式。除了政治模式的问题,整个印度尼西亚社会所面临的依旧是殖民主义的阴霾还未散去,为了践行自己一贯的反殖民主义,苏加诺先后发动了两场反殖民主义运动,试图夺回还处于荷兰殖民下的新几内亚地带。持续的反殖民运动无异于再次深化了各岛民族群体之间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因为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同样的目标——一起建造国家。

小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印度尼西亚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地理环境分割、语言多样、信仰多元的情况下还能走向统一独立;而且它还是一个一建国就面临崩溃的群岛共和国。面对各种不友好的建国环境,它却展示出惊人的一面,不但没有走向分崩离析结局,还实现了多民族共生的综合体。短短的三十五年间,把一个“千岛之岛”建立成民族共和国,其核心主要是依靠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大意识形态搭建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在以往反抗外敌的斗争中,印尼人们的自我界定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同“敌人”的对立中构件了他们的认同。然而敌人消失之后,印尼各族人民不得不重新协商形成一个民族国家的诸多条件,这其中包括语言、风俗、经济等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他再次面临“认同危机”的引爆点。这也就是说这个年轻的国家经过短暂的时间从独立到建国,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统一。这在隐藏的危机,西方工业化国家用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充裕时间来解决,而摆在印尼面前的,也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dz/11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