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豪西绝
南妙东巧
谁是中国火锅江湖魁首?
火锅,就是中国人生活里的江湖。
沉浮一方天地,汇通四海食材。
涮得了山珍海味,烫得了杂碎边角,
热气鼎沸之间,多了几分人情来往,
一口煮沸的汤锅里,藏着流动的中国味道。
一方独特水土,往往养出一方地道火锅:北派的吃肉豪情,云贵派的奇崛,川渝派的火热,闽粤派的生猛,江浙派的妙趣,五员火锅大将之外,更有两湖、东北、徽派等门派精彩纷呈,以及与各大门派若即若离的“奇门火锅”。它们,共同构成了活色生香的火锅“群英谱”。
“北派”火锅,有多豪放?
东起河北秦皇岛的“海味”浑锅,西至大大大的新疆土火锅,一到寒冬,广阔的北方就架起了一座锅子“长城”。
▲涮羊肉,是铜锅火锅界的老大哥。多数北方火锅,要用到一口厚底座、圆肚子的铜质锅子,炭火旺盛,周边一圈汤水鼎沸,最配冬雪。这一容器衍生出北方各地的“土火锅”,食材蘸料,也因地制宜。
▲铜锅里的羊蝎子。
在青海,多了高原风情的牦牛肉;在甘肃天水,锅底变成了酸香浆水;到了陕西宝鸡,蘸料变成了陕味油泼辣子,铜炉口还可用来烤饼……一口北派铜锅,处处暗藏惊喜。大口吃肉的北派火锅,可称“北豪”:北京羊蝎子、天津银鱼紫蟹、内蒙古羊肉、沧州火锅鸡、山东肥牛……特别是在山东潍坊,有一口天下最“大”的火锅,这就是曾经能以锅台为桌的朝天锅。人们围锅而坐,随意涮煮猪肉及猪杂,涮后要卷饼来吃,还可佐以山东的招牌大葱,两个字,豪迈。
云贵派火锅丨奇门百味天下火锅大势,八分奇在云贵高原。
这里地势独特,十里不同天,特有的微域气候更是滋养出了多元的食材,便如高原山地草甸间奔跑的黄牛,不但是当地特色,更是撑起了远方的江湖新秀——广东潮汕牛肉火锅。
▲地道的潮汕牛肉火锅,食材却多选自云贵高原上的黄牛。更重要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厨子们。云贵皆为多彩民族文化大省,又承接了不同时期从各地迁徙而来的移民。这些来自江浙、中原地区的移民,融合多方食材食俗,造就了一方高原上的百味江湖。
▲云贵派火锅,看着红火,调味以酸辣为主。便说火锅中的飞禽,就有青椒童子鸡、阳朗鸡、辣子鸡、鸡丝豆花、昭通天麻火腿鸡、花溪鹅;猪肉,就有老猪脚、丽江腊排骨、富源酸汤猪脚,其他杂类如野生菌、乌江鱼、花江狗肉、黑山羊、保山火瓢牛肉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
▲黑山羊与腊排骨,是云贵派火锅的主力干将。
想得入门云贵派火锅,首先需要学会“打个好蘸水”。贵州带来一万种辣椒吃法,“植物王国”云南调出多种地道香料,两者双剑合璧,铸就了云贵派火锅的味觉密码。天地造化,山川形胜,多彩人民,共同打造出了云贵派火锅的“天下第一奇”。
川渝派火锅丨江湖一流川渝派,毫无疑问是中国火锅江湖第一大门派。在巴蜀大地,火锅的味道酣畅刺激,最与潮湿的气候相合,也促成了最热血的火锅江湖,和最快的火锅功夫。
▲鸳鸯锅,四川火锅阴阳相济的魅力。
四川火锅,主打是麻与辣的交汇。天府之国的物产丰饶,让火锅拥有无限可能。即便是最为寻常而经典的清油火锅,也能衍生出串串香、冷锅、肥肠锅等多个变种。
▲串串香,四川火锅的一个变种。
不过在热辣鲜香之外,四川火锅还有“温柔一刀”的B面:鸳鸯火锅的白汤,一抹温婉沿袭自江南的菊花锅;简阳羊肉汤,鲜香浓烈,最适合燃却巴蜀的湿寒;高县土火锅,熟食现吃;而在四川东南地区流行,丰盈喷香的连锅子,更是代表了扎实的“练家子”功夫。
清欢是至味,火锅东南飞风风火火的火锅,一来到东南地区,便多了许多不徐不疾的人间妙味:清鲜的顺德粥底火锅、在寒风中火热的姜母鸭……而一款在广东深圳火热的“海南”椰子鸡火锅,颇见闽、粤一带火锅江湖,面山朝海的真意。
▲椰子鸡火锅可能是最为清新的火锅。
清汤涮取生鲜食材,是两地火锅的共通特色。食材选用自由,以来自南海之滨的文昌鸡、清远鸡与椰浆打底,云南的菌菇,荔浦的芋头,都可在里面浮沉。蘸料里的青柠与沙姜,又为这种火锅点缀了一抹带着东南亚风情的“小清新”。
天下火锅极致,皆在三种奇门
东南西北,四方火锅,林林总总,皆有门派。但总有那么一些奇葩,或有花样技法、或者口味出奇、或者食材令人震惊,与它们的火锅门派若即若离,可称为传说中的——奇门火锅。
奇门火锅界丨“冰与火之歌”正如武侠江湖里的各种“冰火神功”,这火锅江湖,也多有几种奇特的技艺,于不可能处,追求火锅的大道。
▲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火遍北方的冰煮羊火锅。在内蒙古,冬天草原缺水,牧民直接用雪水煮肉,不经意间却发明了火锅界的“冰火两重天”。这就是冰块晶莹,羊肉鲜嫩的冰煮羊火锅。看似矛盾,其实正应了那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唯有对羊肉烹饪技法的深刻理解,配上优质羊肉,才能采用这种奇门技艺,铸就羊肉鲜嫩的极致。烹饪食材的冰火相济,也与火锅的调味触类旁通,川渝派的麻辣火锅,配上豆浆,成就了麻辣与香浓的风味交融;内蒙古草原上的奶制品配上风干肉,便是一道特制的内蒙古锅茶;而前文的山东潍坊朝天锅,以饼香包容肉味,更是一种调味的奇技了。
▲内蒙古锅茶而这门冰火阴阳奇功的终点,便是传说中的“无火之锅”,并不加汤底,全靠对火候的独到理解,和食材自身的水分,蒸腾出独特风味。这一派火锅,有六盘水水城烙锅、辽宁丹东与吉林集安的高丽火盆,川式纸包鱼。它们到底算不算“火锅”?全在江湖食客的一念之间。
▲水城烙锅及其配菜。
从正派到奇门,这一场浩浩荡荡的火锅江湖,无论煮得多么翻腾笑闹,最后还是不免事了拂衣去。吃罢五湖四海的火锅,最怀念的,可能还是在家欢聚之时,桌上那一个咕嘟、咕嘟的汤锅,点亮一抹寒冬时节的温柔小火。
END编辑
苏涵
总编辑
熊思达刘昕
核稿
张多余晋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