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误区知多少哪些才是降压好药

治愈白癜风费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23.html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身体的危害不可忽视,但很多患者在高血压用药上却存在很多误区,下面这些误区你都知道吗?

1

年轻患者不用吃药?

既往我们印象中的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很少听到年轻的小伙子或者小姑娘会得高血压,但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年轻人作息不规律,熬夜、酗酒、抽烟是家常便饭,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作息,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了高血压,使得高血压的患者群趋于年轻化。

据统计:我国约有3亿人患有高血压,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33.5%,其中25~34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4%。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由于担心过早使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无明显症状便不用药,这个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后对全身血管、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全身血管以及靶器官。

一旦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心衰、尿毒症等,后果就不好了。此外降压药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越早开始降压,获益越大。

2

血压高无症状可以不吃药?

确诊高血压后,有的朋友会拒绝吃药,选择生活方式干预。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做法有待商榷。虽然高血压药确实有造成心动过缓、低血钾、脚肿、咳嗽等副作用,但是高血压如果不控制、治疗,将发展成中风、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药的副作用和不吃药的后果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前面也讲过,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不在于有无症状,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

改变生活方式确实对降低血压有帮助,但是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可以暂时不用药

确诊高血压以后,如果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并且无其他并发症,那么可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但最多三个月,如果三个月后,血压没有降至目标值,那还是要进行药物治疗的。

药物+生活方式干预

而对于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的患者,则需要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同步进行。

因此,没有症状就不吃降压药是不正确的,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3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确诊高血压后,医生一般会让患者从小剂量降压药开始,逐渐加量。很多人会不解,为何不直接大剂量迅速降压呢?其实血压并不是降得越快越好。

除了高血压急症必须快速降压外,一般情况下,应该缓慢、平稳地降压。从高血压降至目标血压,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

如果违背了“缓慢、平稳的原则”,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的后果。

4

血压降至正常可以停药?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期控制,使血压保持正常的水平,而药物治疗是降低血压的最有效办法,所以降压药需要长期甚至终生伴随高血压患者。

经过长期的降压药物治疗以及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的剂量或种类,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如果患者自行停药,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5

新药一定比老药好?

临床上,常常有患者要求医生使用最新的降压药,而不愿意用很多经典老药。其实理想的降压药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备降压作用,并且没有耐药性;

②能够抑制和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以及血管损害;

③可以减少或不增加心血管的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

④不加重伴有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

⑤服用方便,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只要符合以上条件,不管老药新药都是好药。对每个具体的患者而言,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并且能用于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好的降压药。所以,并不是新药就一定优于老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所以病人和医生之间更要有良好的沟通,密切配合。医生开出了药以后,要有一段观察时间:观察剂量是不是对头,疗效有没有到位,这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如果病人不配合,没有长性,医院,重新看病,这是非常不利于治疗的。

来源:人卫健康renweijiankang

点击或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dz/9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