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26/6195051.html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陈姝
“中国智造”寻线仪,出现在北京服贸会上。
万里汇统计显示,中国微型跨国企业海外开店分布区域中,RCEP国家和地区占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8月31日在北京开幕。在“服贸会”的蚂蚁集团展台上,深圳诺方舟电子把多功能线缆测试仪、专业级地下线缆探测仪等新品搬上了场。公司创始人雷鸣说,今年年初受海外局势影响,一些主力市场订单锐减,但通过跨境支付平台万里汇、全球远航等中国数字跨境服务,他和团队把“深圳智造”推向更多新兴海外电商平台。
来自“服贸会”的最新消息,今年以来,去海外“广撒网”、批量开店、数字经营,已成为中国微型跨国企业的新常态。据万里汇在“服贸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中国中小型跨境电商卖家通过全球远航服务,去海外平台开店的申请量同比增长了%;用万里汇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达26%。
“品牌+技术”筑起“护城河”
诺方舟已经做了8年的外贸,从内贸拓展到外贸,因为疫情又从“跑会跑展”的传统外贸,转型“一个账户卖遍全球”的跨境电商,回忆起这三年从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的经历,雷鸣感叹难关“一关接一关”。
全球疫情暴发,外贸业普遍收缩战线,诺方舟的B端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雷鸣希望从C端市场寻找商机。年刚涉足跨境电商,有一年多只是在亚马逊店铺上挂着电话号码和几张产品图,做得“有一搭没一搭”。他觉得,如果投入一定人力,说不定能把海外的C端做起来。年年初,他把同行裁掉的跨境电商人才招进了公司,迅速将速卖通店铺每天-美元的营业额提升到几千美元,这让他有了信心。
雷鸣说,诺方舟最大的优势是既有品牌又有技术。内销有“精明鼠”品牌、外贸有“NOYAFA”品牌,产品线齐全,覆盖寻线仪、测距仪、光纤测试系列、热成像仪、综合布线仪等专业仪器仪表系列超多个单品。公司握多项专利,平均每月研发3个新品推向市场。“产品也不需要跟其他品牌适配,体积小、价格也不高,天然适合做C端。”在团队的努力下,诺方舟的跨境电商销售额翻了三四番。从此前天猫、京东的垂直品类第一名,做到了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上的垂直类第一名。
诺方舟是深圳微型跨国企业今年“出海”的一个缩影。万里汇企业跨境支付事业部中国区总监丁岩松表示,这些新生代的微型跨国企业员工数最少2个人,最多不过数百人,但都善用互联网和新服务。他们背靠中国供应链和数字解决方案,源源不断地把中国好货卖到全世界。
万里汇的数据显示,年平均每个微型跨国企业出海经营3.5个海外市场,到年增至6.5个。而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跨境电商,利润率可达19%至28%,远超传统铺货型跨境电商或一般工厂转型的跨境电商。丁岩松总结说用技术和品牌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成为今年微型跨国企业活下来、活得好的关键指标。
吃透政策红利跨境电商市场在增长
我国一半以上的跨境电商产品通过珠三角出口,深圳作为全国外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发达的交通物流以及高效的信息流通,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蓬勃繁荣。
今年前7个月,面对疫情影响,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2.7倍,规模稳居全国前列。究其原因,一方面,深圳出台鼓励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等举措,不断加快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前7个月深圳关区新增海外仓备案企业同比增长2.5倍。另一方面,对全球市场,深圳企业不断创新求变,利用政策红利和数字技术快速抓住商机。
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于今年元旦起生效,中国好货卖去RCEP国家和地区的意愿也显著提升。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7.8%和5.6%。万里汇的数据也印证了外贸走势:今年前7月,有25%的微型跨国企业明确表示想去RCEP国家和地区。此外,在地球另一端的拉美等新兴市场,也成了23%的人想要货通全球的新目标。
广州延讯贸易总经理李大卫说,如果RCEP后续能落地逐步实现成员国之间零关税,对于做东亚卖家是个好消息。“中国供应链优势还没有完全解放出来,跨境电商还有更多空间,我们用上万里汇全球远航服务后,第一次把产品卖到了印尼,RCEP这个政策红利越快吃到越好。”雷鸣说。
春天“播种”下半年有望收获
当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为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的一致诉求。丁岩松称,目前在全球排名前20的主流电商平台上,拉美的MercadoLibre、东南亚的Lazada、澳大利亚的Catch、英国的Fruugo、法国的Cdiscount、欧美家居电商Wayfair等,都登上了中国微型跨国企业期待新开拓的热门清单。如何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像诺方舟一样的中国微型跨国企业“出海”,如何保订单、稳增长?成为平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