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现在哪里就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3/z5vhk1v.html<
12月1日晚,突如起来的雨“冻”住了学生的回家路:“真冷,还不好打车!”
“滴滴滴……”晚8点前,一辆辆定制公交有序在山东省济南第九中学的校园里集结停放,听着熟悉的倒车声,学生们的心里安定下来:“接咱回家的车来啦。”
出教室、上车、家门口下车,由家及校不用换乘,风雪都被挡在了车外,还能一路暖暖和和地与同学相伴,对济南九中的学生来说,家与校的距离更近了,这个冬天的上学路舒心又暖心。
12条线
朱庄、大明湖火车站、美里村、锦屏家园、赵家庄西……早上6:00起,学生们陆续在全市的12个始发站点上车,7:15前,载着学生的车全部开进济南九中,九中的校园里,响起琅琅书声。
晚上8:15前,12条线路的车早已在九中校园里等待,“滴滴滴……”的倒车声已经变成了学生的下课铃。下了晚自习,走出教室就能上车,夜色中,学生又分别踏上各自的线路,从九中的校园,被安全送回分布在济南东南西北的家中。
由春及冬,载着学生们朝夕出入的12辆定制公交,已经变成了九中校园里的一道“温暖牌”风景线。
这条“线”,始发于年4月15日。
年的春季复学,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错时错峰组织毕业年级学生开学返校”的通知,作为走读学校,按照“两点一线”的要求,实现“从门到门”“一人一座”“点对点”接送服务,济南九中迅速与济南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出行方案并实施。
4月15日早上7点,济南九中高三学生乘坐的4号线第一个到达学校。坐在车上的学生兴奋地向门口执勤的老师挥手,老师给他们一个大大的“隔车”拥抱。7点30分,学生乘坐的7辆定制公交全部安全抵达,隔着口罩,老师们也能感受到孩子们脸上的微笑。
经过摸排,高三返校生共人,父母接送90人,步行到校80人,骑车到校人。征求学生、家长乘坐定制公交的意见,济南九中首批乘坐定制公交人,开设7条线路。
“专车”接送,便捷、实惠、安全,随着高二、高一年级陆续复学以及新高一学生的到来,济南九中的定制公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学校与公交公司良好的合作、运行模式也为疫情防控下的学生安全出行提供了范本,九中定制公交已成为“常态”,截至年11月底,济南九中的定制公交已经由最初的7条线路扩充到12条,设立个站点,乘坐定制公交的学生人数上升为四百多人。
半座城
随着4月15日第一辆定制公交开进九中,当时念高二的学生张文颖就退掉了在外租的房子,从5月份复学起至今,张文颖每天都可以回家了。
家住历城区盖家沟,从家到学校单程公交需要2个半小时,中间还要倒上三趟车,此前,张文颖在校外和同学一起租房住。租的房子离学校近,免了三趟倒车的麻烦,但张文颖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提到此前跨越“大半座城”的上学路,张文颖做出了拎大包小包的动作:“拿着衣服、吃的、用的,换三趟车,每趟车还需要等,别的同学周一才上学,我周日就拎着东西回出租屋了。”冬天的上学路让张文颖尤为发愁,想起冬天在站牌等车的场景,她搓了搓手。
用张文颖的话来说,今年的冬天是“暖暖和和”的:暖身还暖心。“7号线”变成了一个连接张文颖学校与家的暖心数字:每天早上6:05坐上7号线从家到校,每天晚上9点,7号线把她送到离家最近的站点,与等在那里的父母一起回家,“从站牌到家也就二分钟。”定制公交不用换乘,更关键的,早上还可以在车上补补觉,不用担心坐过站。
冬天不用受冷风吹了,心里也暖乎乎的:在7号线,张文颖交到了一位新朋友——司机师傅胡涛。“有时候,我早上晚了点,或者请假了没跟师傅说一下,他都会给我发信息、打电话。”上周五,张文颖把书包忘在了公交车上,周六一大早,休班中的胡涛特意跑了一趟,把书包递到了到九中开家长会的张文颖父母手中。“我俩都成朋友了,就是那种,坐他的车很安心,觉得有另外一个像父母、老师一样的人来关心自己。”
济南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九中定制公交选派的都是驾龄在10年以上的“五星级驾驶员”,考虑到高中生学习紧张,在开线前精准测量到站时间,此外,12条线路的驾驶员无论技术还是服务都是优中选优:“他们的孩子也大都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就拿九中的学生像自己孩子一样对待。”
流动的课堂
每周两次早晚执勤,济南九中老师黄久娟与马蓉蓉都会看到学生从定制公交上拿着书下车的场景,两人还及时用手机捕捉下了这些照片,作为鼓励学生学习的一个素材。
定制公交上都是同学,环境安静,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车上看看书、复习复习知识点、背背单词。
九中老师则从学校角度出发,延伸出了“公交课程”:年9月1日,级新生第一天乘坐定制公交上学。一上车学生们又惊又喜,定制公交上正在播放英语听力。这是济南九中新学年推进的“公交课程”,利用在上下学车辆运行途中播放学习素材,旨在通过“攒碎片时间”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如今,公交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听力素材,时政新闻、诗词赏析、英语演讲都成为流动的知识库。
乘坐11号线的高三4班学生闫晓茜还有心地发现,车上有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定制公交也成了她向同学请教问题、学习方法的好“路线”。
流动的课堂带来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学习之外的教育。高二10班的许勇主动担当学生“车长”,每次学生们上下车,都会看到许勇协助司机师傅在清点人数的身影,确保“不让每一个人掉队”。在一车学生们看来,许勇敢于担当,也特别有团队精神。
济南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驻校工作组成员、定制公交司机、物业代表、餐厅代表、保安代表……这些坚守岗位、默默工作的劳动者还被九中师生请上主席台,共同向这些最美劳动者致敬。他们,成为九中学生最鲜活、真实的劳动教育素材。
“4号线把我载到了高中生活的终点,即使已经毕业,我的心中还挂念着母校,挂念着老师,挂念着当初同乘坐一车的学弟学妹……”年10月份,刚刚踏出九中校门的学子宋鹏飞拿起了他手中的笔,让感恩教育随着笔尖流淌到更多家长学子心里。
不停歇的爱
最初乘车的名九中学子踏出了母校的大门,又一批新高一学子来到了九中。有了定制公交,家住现代逸城的新高一学生张凯程不用再租房子,家住田欣苑小区的新高一学生赵志峰也解决了父母没有时间接送的麻烦。
在济南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济南九中把定制公交运行常态化,产生了学生定制公交品牌效应,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跟学校为家长和学生考虑、负责的决心分不开。
从首条线路的开通,到现在12条线路的有序运行,济南九中校长苗翠强就是那个“为家长学生做好事,还要把好事做好”的最坚定的践行者。
定制公交叫好声一片,真正协调起来十分复杂。从一开始的线路乘车人数不均,有的线路仅有几人乘车,在大家担忧成本时,苗翠强拍了板:“多少人都开!”
校园的通道宽度有限,12辆车全部进校园怎么停放?进还是不进?苗翠强又拍了板:“为了学生安全、方便,开进校园,突破这家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话不是随便说说,在确定车进校园后,学校反复研究路线,并在校门、中门处设立两个专人调度,保障运行。现在的车辆井然有序、轻车熟路,来自于九中老师们的时间和心力上的辛苦付出。
坐车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随时调整,并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制定政策,免除公交费用,不让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阻碍上学路……“定制公交”只是当今济南九中学生工作的一个缩影,一批批学子在九中成长起来,不变的是学校“永远把学生放在心的正中间”的信念。定制公交也是济南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的创新,让不停歇的爱在这个冬天传递温暖。(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通讯员:黄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