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_p3/
其实,铃木退出中国盛传已久,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9月4日,长安一纸公告终于让这一消息落锤!
公告称,长安汽车将以象征性的1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及10%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股权。简单来说,就是铃木收1元回老家。
在评论这件事以前,笔者先解答几个困惑。因为听到铃木退出中国,车主肯定担心,自己的爱车以后的维修保养和售后怎么办?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铃木所持有的股权被收购之后,变化的只有长安铃木的实际持有人;而长安铃木这家企业还将继续存在,继续生产,销售铃木产品,其所有的品牌和售后服务不变。未来,铃木虽不再实际控制长安铃木,但仍将以合作的方式向长安铃木提供新产品及技术。
同时,长安铃木作为长安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其产能、销售渠道等资源将为长安汽车所用,助力长安汽车获得更好的发展。
昔日的“小车之王”怎么退出了?
作为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一批合资车企,长安铃木在早期凭借着一款款质量可靠,经济实惠的小型车在中国市场也曾经热销过,因此还获得“小车之王”的称号,即便是现在,仍有非常多铃木车主为其可靠的质量和优秀的油耗表现打Call。
不过,这样的成功只是出现在二十年前,随后的铃木对中国市场一直处于懵逼状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的老化,最典型的就是雨燕车型,年引入国内的雨燕是第二代车型,13年间,海外的雨燕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而国内最新的款雨燕依然是第二代车型的小改款。前几天的成都车展,雨燕依然被当做主力车型被放在展台显眼的位置。如此技术老化的车型,就算是质量再可靠,也不能掀起热销。
其次是产品的定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市场对于更有品质感车型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铃木似乎对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视而不见,依旧自顾自地推出它所擅长的小型车和低端车型。这些车型的外观内饰设计,用料水平,做工水准都充满了廉价感,同时,其价格也并不便宜。产品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总结起来四个字“不善经营”!从技术上来说,铃木并不是一家糟糕的企业,相反,其技术实力在合资企业中都算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好的技术却没有变为适合市场的产品,对待合资伙伴,对待中国市场,“作”出了新高度,如今落得一个退市的结局,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这样的企业不止铃木一家
“不善经营”并不只有长安铃木一家,而是很多挣扎在生死线上的车企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所以,铃木退出中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这种戏码还会发生。
1
东风裕隆-纳智捷
东风裕隆是两家中国车企湖北十堰的东风汽车和台湾的裕隆汽车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车企,其车型品牌为纳智捷。
“不善经营”的纳智捷的问题与铃木恰恰相反,登陆市场的时候,纳智捷深谙中国消费者的心,其首款产品大7SUV不仅有着时尚的外观,超大的尺寸,还有着堪比百万豪车的超高配置。凭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纳智捷也曾风光过一段时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车致命的缺点开始显现,那就是糟糕的可靠性和吓人的高油耗,并且这一问题从其进入市场开始直到几年之后的现在一直存在,从来未有过明显的改善。以致于,纳智捷在坊间收获了一个“让二手车贩子颤抖的品牌”的不良称号。前不久,纳智捷停产了大7SUV,并有意推出新能源汽车。如果未来不对自己狠一点,铃木似的命运也同样会降临在它身上。
2
东南汽车
东南汽车是一家中外合资车企,其出资方有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台湾裕隆集团旗下中华汽车、日本三菱汽车三方。早期东南汽车主要生产三菱品牌的车型。随着三菱汽车将国内的产品重心放在广汽三菱,东南汽车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乘着SUV大热的东风,东南推出了DX7这款设计还算不错的SUV车型。也曾短暂地收获了不错的销量,但与纳智捷差不多,很快产品质量问题爆发,加之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早早就衰败了下来。虽然现在也要转向新能源,用脚都能想到,几十年连燃油车都没搞好,还能在新能源市场搞出名堂来。同样的道理,东南还能走多远,现在并不看好。
3
众泰汽车
在国内提起众泰汽车,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有这么大的名气却并不是什么好名声。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民营车企之一,众泰汽车在早期只是一家生产小型车的小型企业,车型不大,销量也不高。没有合资伙伴的技术接济,自主研发的进程又太慢,于是众泰汽车成立了汽车圈臭名昭著的“皮尺部”,本着“你的就是我的”这一基本方针,开始对各大品牌进行了抄袭。几年时间,被众泰复刻过的车型覆盖了保时捷,奥迪,大众等多个品牌。
刚开始抄袭的时候,消费者对于花10万买保时捷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显然无法拒绝,众泰汽车甚至一时间脱销,4S店也首次尝到了加价卖车的甜头。不过好景不长,很快车主就发现天上掉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众泰的销量也一落千丈,再也撑不起来。当然,相比前几位友军,众泰或许拖得时间更久一点。
说说观点
一家车企耐以生存的核心除了产品还是产品。从这些所谓经营不善的车企来看,其产品要么脱离市场而特立独行,要么就是质量口碑有着严重的问题,顺便把售后服务也搞得一团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自己还要往死里作,这样的结局尔等完全没有必要为之惋惜,不重视市场的需求,不重视消费者的呼声,这样的企业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最终等待它的也只有退出这样的结局。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