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了我们出行的工具,它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相继带来了“汽车病”,其中尤以开车习惯不当引发的腰部问题最为严重。
和我们常说的“手机病”、“空调病”一样,开汽车也会有所谓的“汽车病”。汽车病也一样并不单指任何一种病症,而是由于长期开车的坐姿和不良习惯而导致的身体各种酸痛、不适等等各种大、小毛病。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有下肢肥胖、腰酸、背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因此,正确的开车姿势开车习惯有益于让我们远离这些汽车病。
哪些不良习惯容易诱发车主得上“汽车病”呢?一起来看看!
大声听音乐
很多人一上车就把音乐打开,而且声音还开得很响。这些看似很正确的习惯却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就会导致耳鸣。
除此之外,还有乱按喇叭、在车内大声听音乐、开快车时打开窗户等习惯也都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听力。
坐姿不良
有些驾驶员喜欢将座椅尽可能向前或向后调,其实都不是正确的驾驶姿势。
座椅太靠前,四肢及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处于这一姿势容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而座椅太靠后,易引发椎间盘突出,而且腰背肌肉长期处于拉长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疲劳性损伤。
金属皮带
系着细而硬皮带的车主,开车时尽可能还是拿下皮带或放松皮带。
因为,皮带位于腹部,正是安全带通过的地方。当事故发生时,细长的、带有金属扣的皮带会在安全带的作用下,深深地压向腹部...
温度过低
车内长时间低温会导致导致滑膜炎、韧带炎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在季节更替时,会很容易导致腰痛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将车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差控制在5℃以内。
如果车主已经有腰痛症状,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同时开车时可以佩戴腰围,对腰椎支撑保护,又有局部保暖功效。
频繁急刹车
根据惯性的原理,汽车急刹车时,驾驶员的身体都会自然的往前冲,待停下后身体则又会弹回原位,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摇摆伤”。
此时稳定腰椎的稳定结构发挥了限制腰椎间相对移动作用,但如果反复频繁的急刹车,就可能导致车主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等严重问题。
开车本身是个很惬意的事情,不要因为不正确的驾驶姿势给我们自身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汽车病”。在长时间驾驶汽车后我们就可以下车做一做全身运动。扭扭腰、伸伸懒腰、做做体前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打消掉睡意。对于接下来的驾车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