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的国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下面是一些社会名流、老东南校董等大家的书法笔迹,时值安徽医科大学90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大家的书法魅力吧!
他们写字各是什么样的呢?
从今天起,官微君为大家汇编了43幅书法作品,分别出自不同人的手笔,让我们一饱眼福吧!
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带着一个问题去思考和比较:一眼看上去,谁的字最好呢?
▲安徽医科大学校训
前言
老东南,安徽医科大学之前身,全名谓之东南医学院,年创办于上海。
时,战乱连连,神州凋敝,国因列强欺凌而积弱,民因贫困病疾不聊生。郭琦元、张锡祺、汤蠡舟、陈卓人等先贤,扶桑学医归来,目睹现状有扼腕之痛,故而生发“救生强身”图“国家之强”之宏志,高擎医学救国大旗,创办东南医科大学,旋即因学制而改名东南医学院。年,响应号召支援内地,“东南”内迁安徽怀远,年顺应发展再迁合肥并改公立且更名。
办院之初,国人所仰,人才济济。彼时,校园内“好学力行”蔚然成风,“造就良医”硕果初显,“东南”自此乃名声大噪。在建校5周年和8周年之际,学界名流、政府要员、社会贤达等纷纷前来致贺,因而留下一批批墨宝。此墨宝,一是对“东南”办学的褒奖,一是对“东南”精神的概要。凡此褒奖与概要,依史之鉴,于“东南”无不切怀。
“东南”迁安徽且更名并由私立改公立后,虽有脱胎换骨之嬗代,但其办学传统不变,育人理念不移,校风学风不丢。后来,犹喜欣逢盛世,特别是改革开放之春风,致其青春勃发,辉煌不已。今人仰其精华,从中凝练出“校训”及其安医大精神,以策后世学子。吾辈从历史精华中辑成此册,或阐述安医大精神之渊源,供后人景仰;或传承其精神,望脉血不断,希冀后生知其然而追之!
编辑中,限于学识,无法分其一二,估且以“排名不分先后”而搪塞之。然入册者乃为大家,恐不介怀如此,幸。
版式:王晶晶
审稿:惠继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