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医疗保险系诚聘青年英才
一、专业历史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专业创立于年,是全国首批招生的8所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录下以医疗保险为专业方向培养本科生的唯一院校。年成立东南大学医疗保险研究所,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家获批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硕士授予权;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立项建设。
二、师资队伍
以公共卫生学院师资为主体,形成了包含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师资在内的交叉型、复合型师资队伍。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含1名外籍教授)、副教授4人、讲师2人。另外还有23名由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医疗保障局的中坚力量及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商业保险公司高管人员等组成兼职教师队伍。近年来,先后获江苏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等奖励。
三、人才培养方向
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东南大学经济、管理、金融、医学、保险等学科优势,以“重素质、宽基础、强能力”为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医学知识技能全面,保险学与保障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医疗保险管理和商业健康险经营的能力,为政府医疗保障部门、三级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培养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授予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医学特色,瞄准国际健康保险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行业领军人才。
五、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设置覆盖医学、经济学、金融与保险学、管理学、社会科学和法学等学科,突出医经、医管结合的复合交叉学科特点。实施“五三二”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五大理论课程模块包括:管理模块、医学模块、经济学模块、社会保障与健康保险模块、技能训练模块。“两阶段三部门”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在大二完成医学类课程学习后,进入三级医疗机构,完成第一阶段实践学习,培养医务管理、临床诊疗、保险经办等方面技能;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完成专业课学习后,进入医疗保障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实践学习,培养商业健康险开发、管理和运营相关技能。
本专业教学实习基地有26个,包括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区医疗保障经办机构10个,中国人寿江苏公司、泰康人寿浙江公司、利安人寿总部等商业健康保险机构7个;医院、医院等医疗实习基地9家。
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先后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十七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东大唯一)等奖励。
六、交流合作
高校
合作
国内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国际高校: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社会
合作
政府相关部门:国家医疗保障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利安人寿;
医院:医院、医院。
七、毕业生培养质量
本专业自年在全国首批招收医疗保险方向本科生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余名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专业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政府医疗保障机构、医院医保部门、大型商业寿险公司、著名高校公管学院从事医疗保险管理及教学研究工作。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如届毕业生杜鑫现任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届毕业生段绍华现任泰康养老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届毕业生赵忻怡现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每年有近50%的毕业生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值得一提的是,本专业招收了一批来自新疆、西藏的学生,他们学成后全部回到家乡投身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
八、招聘学科及方向
招聘学科:社会保障;方向包括社会保障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保险学、统计学等。
九、招聘岗位
1
领军人才
2
青年领军人才
3
学术带头人
4
学术骨干教师
1)教授/研究员
2)副教授/副研究员
3)讲师
5
专职科研岗位
1)至善博士后
2)普通全职博士后
具体要求及待遇情况,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九、联系方式
本启事长年有效,学院定期组织招聘面试(约每月一批)。请应聘者于每月15日前将个人详细简历发送至
seu.edu.cn。邮件主题中请注明应聘师资类别。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