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督抚准备互保,连发七封电报给荣禄,荣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身为清朝晚期重臣的荣禄,哪怕经历了十几年的冷落,也没有体会过如今的这般滋味,身体疾病未愈,朝堂上不被信任,外省督抚还都想得到他的帮助,难呐。在年的这一年,拳民涌入京城大肆作乱,洋人逼近天津大沽口虎视眈眈,比这情况更糟糕的是京城和各地的通讯几近瘫痪,各地得不到京城最新的指示,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由盛宣怀牵头,联络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等东南省份督抚,开始谋求自救,首先对内保护本区域内洋人安全,对外则不派兵北上勤王,准备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互保团体。说的好像是一个互保团体,为了保护大清底蕴,但这是明显的抗旨,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他们这些人心里也没底,想要得到朝廷中大佬的点头支持。通往京城的电报体系都断了,无法及时把电报发到京城,于是这些东南督抚们就各显神通,张之洞直接雇人在直隶保定接受电报,然后快马送到荣禄府上,先后送了两封都没有回应。李鸿章让主管电报的盛宣怀,派专人拉电线,把电报发往天津,再快马直送荣禄府上,先后送了两封,荣禄也没李鸿章回信。刘坤一出面,给荣禄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京城情况,并且说了他们准备干的互保事宜,荣禄没回,袁世凯由于在山东当巡抚,离的京城教近,派出八百里加急快马上门,连续送了两封,也没得到回应。这就奇怪了,这么多人给荣禄连发七封电报,又是这么大的事情,荣禄怎么会沉得住气不会回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自身难保。虽说荣禄自从调任京城,就被慈禧视为心腹受到重用,但在拳乱开始以后,荣禄的建议就很少被慈禧采纳,这也意味着荣禄开始靠边站,端王等人才是这段时间的红人。这个时候的慈禧脾气也比较差,还问斩了几个主张对洋人讲和的官员,朝廷里没几个人敢提对洋人主和,端王的主战派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甚至荣禄都被冠以“满奸”的罪名,可以看出荣禄的处境艰难,又怎么会对东南互保这么大的事情发表意见呢?第二、局势混乱。在东南密谋互保之时,慈禧已经发出了对外宣战诏书,并且要求各省派兵北上勤王,由于通讯问题,慈禧与各省督抚交流几乎为零,慈禧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同样各省官员也不知道京城什么样。东南互保只是其中的一个解决办法,还有其他人带兵北上勤王了,荣禄在收到电报以后,京城内的变化几乎一天一个样,无论外省怎么样,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京城内的问题。所以荣禄把重心都放在了京城协调保护洋人身上,可惜到后来他自己带起来的武卫军也渐渐失控,而慈禧也开始受到洋人进攻的压力,开始转变思想,所以荣禄才没有给东南督抚回信,毕竟局势变化太快,暂时看不清。第三、暗中默许。这个东南互保的办法,拥护者几乎是洋务派的所有得力干将,对于这些人的眼光和能力,荣禄是比较认可的,对于他们提出的方法,荣禄也是比较支持的。荣禄没有及时回电,也从侧面表明了荣禄对于此事的支持,若是东南督抚说他们要另立旗帜,或者提出他们要从海上进攻等激进的措施,荣禄还会沉默吗?有时候不说话也是一种默许。在沉寂了好几天后,荣禄终于回电了,他给刘坤一回信,诉说了自己如何在朝堂抗争,又是如何的处境艰难,说了京城的乱象,最后说希望东南可以稳住。所以说,刚开始收到连续七封的电报,荣禄不回信是有特殊原因的,时间到了他自然会选择回信,换句话说,荣禄回不回信的关键在于局势,如果局势真的恶劣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荣禄回不回信,又有什么意义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dx/13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