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来信收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我向你们、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年3月15日
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也有这样一群青春勇毅的身影,他们大多是“90”“95”后,面对疫情,在党组织的带领、团组织的召唤下,他们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做一名战士,主动投身战斗,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火热青春,以青春之躯,为抗击疫情增添能量、筑起钢铁长城。
全团动员
共克时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充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第一时间成立“抗击疫情青年突击队”、“抗击疫情青年志愿服务队”,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主动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助力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青春力量。截止3月12日,医院各级团组织团干团员几乎全员上阵,参与疫情防控,其中名团员主动请缨,在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等疫情防控一线,开展救援;余名团员通过开展在线科普、物资保障、关爱医务人员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后方战疫,用实际行动奏响抗击疫情的青春之歌。
筑牢堡垒
点燃引擎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团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1月22日,院团委面向全院各级团组织发出号召,做到组织动员到支部,发挥作用靠支部,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疫情防控,做好“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
1月23日,除夕前夕,手术室团支部,全体团员签下抗疫请战书。汪晓筱,中共党员,手术室团支部书记,他是首批报名参与A4发热留观隔离病房的成员。他说,签下名字时,想起了入党宣言,想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身处疫情前线,对于新冠病毒说没有恐慌是不可能的,但每次都是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坚定了他迎着困难上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面对疫情,手术室团支部集体选择逆风飞翔。
在协和西院妇儿团支部,有这样一群姑娘,为了守护医学信仰,她们不顾一切冲上战场,为了穿上防护服,她们把美丽的长发剪下。在隔离病房,她们的面颊被防护型口罩勒下一道道红印,长时间佩戴手套,她们纤嫩的双手被捂出水泡。她们说,头发还可以再长,人死不能复生。此刻,战胜病魔,是她们的共同愿望,如果说支部是战斗堡垒,战疫一线就是她们的战场,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就是她们的最美战袍。
战“疫”先锋
青春担当
“我是团干,我先上。”说这话的,是内科团总支书记熊翠,西院急诊科团支部书记罗晓,是肿瘤中心第一团支部书记胡龙霞,也是骨科团支部书记龚胜男……面对疫情,医院各级团组织的团员团干们,都积极行动,用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罗晓,西院急诊科团支部书记,95后的她,在战役打响之处,就毅然决然加入西院发热门诊投入战斗,一上阵就是一个多月。因工作经验丰富、处事沉稳,只有3年多工龄的她,被误以为是“老员工”,并因敢于担当、机灵能干,被誉为“全能女战士”。疫情高发期,西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诊病人近人次,其中不少危重病人,当时隔离病房还没开放,经常留观30多病人,等床约-个病人,交叉感染机会大。此时,基本功扎实、责任心强的罗晓,在护士长的观察下,成为了其中的多面手,承担带教和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护士打不上针,她来了;有病人血氧下降,她来指导操作;有病人等不上床情绪激动了,她来安抚解释;有危重病人身边没有家属,吃不上饭,她把自己的工作餐送上;遇到病人尸体大家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处理,她主动做封消,帮助移交殡仪馆。而她自己的父亲因肺气肿刚出院,出现腹泻,她却顾不上……同事们戏称她为“陀螺”。而她说:“天灾人祸,我们不上谁上?”作为一名团干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罗晓始终牢记救死扶伤使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由于在战疫期间的突出表现,已在一线火线入党!柯莎,血液内科团支部书记,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除夕前夕,听说前线需要支援,她主动找到护士长,要求去一线。她说,报名时,已做好了取消回老家与父母团聚的准备,但为免家人担心,她并没有告诉他们她要去前线。护士长问她害怕吗,她说:“是有些害怕,危险肯定是有的,但总归需要有人站出来。面对疫情,需要和时间赛跑,容不得我过多考虑,我是团干部,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必须义无反顾,带头冲上战场!”这是一名团干部的决心,也是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初心。
“疫”线青春
无敌闪亮
发热门诊被誉为抗击疫情“前线中的前线”,“堡垒里的哨点”,重要性和风险性不言而喻。我院发热门诊开放54天,个小时全速运转,共计为名患者进行筛查、诊治、抢救、转运服务;高峰期日接诊患者人次,咽拭取样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0人次,紧急插管抢救5人次,数量、疑难程度,均居湖北省之最,筑起了阻击病毒、保卫生命的第一道钢铁长城。而我院发热门诊名“战士”中,有人均为35岁以下青年。这里有千里逆行的朱彬,有最美面罩姐姐喻银燕,还有不惧凶险、坚守咽拭取样、插管等岗位却无法一一点名的许多青年医务工作者……他们怀揣青春热血,冲锋在前,挑战极限,投入救治。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他们无畏无悔的青春,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武汉市民生命的希望。
熊翠,内科团总支书记,1月18日,医院征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名,并在支部动员。她说,我是党员,也是团干,必须冲在前面。在隔离病房工作期间,面对平时不可能用到的经鼻高氧仪器等操作,她下夜班后反复学习,提高技能。1月24日,医院转运新冠病人。作为队长,她从早上8点开始忙碌,连续工作19个小时,直到凌晨2点才把所有病患成功转运。为了节约防护服,期间她从中午开始便滴水未进。转运完病人,发现脚肿了,嗓子也哑了。当晚,武汉下着雨,可她说,“应该是漆黑一片,但我却感觉,大家都在雨夜中发光,照亮着彼此!”
“凌晨两点,病房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原来是33床的老奶奶,躺在床上面色绯红,一只手紧握着床栏,另一只手扶着因为咳嗽快要掉下来的氧气面罩。我立刻走到床尾……”这是外科团总支书记何晓曦在隔离病房值守的第一个夜班。第二天早上8点,她再去给奶奶发早餐时,奶奶一眼认出了她,感谢她昨天的及时救护。晓曦问奶奶,怎么认出她的。奶奶说,“昨晚你穿的黄色防护服很亮眼,就像夜空的星星一样,而你的眼睛,比星星还亮。”奶奶的话,让何晓曦心里很暖。她说,回到隔离酒店,突然想起一个患者也曾说过同样的话:“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医护人员的眼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医院涌现出许多青春无畏的勇士,他们临危受命、不惧生死、告别青涩、冲在一线,实际行动彰显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他们的青春在护卫生命的战”疫”中熠熠生辉。
共同战“疫”
志愿护航
前方有难,后方支援。为了让前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专注、毫无挂碍地战斗,院团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服务者,开展一线物资保障、关爱医护家庭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最美“逆行者”护航。
为解决、安顿好前线医务人员家庭中老人、子女的学习、生活问题,院团委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在线开通了学业辅导、读书交流、心理辅导、益智游戏、老人陪伴、乐器、绘画、唱歌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提供按需定制、力所能及的帮助。活动从前期设计到后期开展,都以医务人员需求为导向,尽量减少对接过程中给医务人员带来的不便,一对一甚至多对一提供贴心服务。目前,已结对成功23户家庭开展服务,受到医务人员好评。
一线物资匮乏,对疫情防控和医护人员安全带来威胁。1月24日晚,院团委积极行动,面向全院团员青年,招募了第一批志愿者,入驻捐赠办开展物资保障志愿服务。他们有机关后勤团支部青年,还有临床一线正在轮休的团员团干,他们利用休息时间,24小时在院内轮值,接收、分拣捐赠物资,尽快投放一线使用。虽然他们没有冲锋在最前线,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风雪中他们坚持搬物资、值班室里熬夜守电话,以青春之志践行着初心使命,用默默的坚守、朴实的行动和贴心的服务,与一线医务人员共克时艰,诠释着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抗“疫”一线
协和有我
内分泌科团员王杰
纪念上岗第一天的“他们”和我
愿所有的病痛都会被春天治愈
内分泌科团员张静宜、周凡晨
女子本弱,遇疫则刚
她们医院
疫情让她们从“乖乖女”蜕变为“女战士”
消化内科团员彭灵妃
告别仅一岁半的宝宝
勇敢走上抗疫一线
是她不后悔的抉择
西院手术室团支部彭晶荻
宝宝未满一岁、身处哺乳期的90后妈妈,
主动请缨坚守隔离病房
少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
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
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武汉医院全体团员青年,以饱满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团结的意识,扛起了团员青年的责任,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向世界展示了协和青年力量。
众志成城共击疫情
战疫未结束,逆战正进行,请坚守岗位的你们多多保重,我们将和你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END—
监制:汪宏波龙洪波
来源:团委张方方
编辑制作:杨诗汝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