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热潮席卷东南亚,Lazada销

“双11”在东南亚也掀起了热潮。记者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Lazada获悉,11月11日凌晨,Lazada“双11”开售仅11分钟,销售额对比平日同时段增长高达倍。

早在年,Lazada首次将将“双11”概念引入东南亚,今年“双11”迎来十周年庆。对电商平台而言,每年“双11”的消费狂欢都是一次对技术、物流等平台基础实力的严峻考验。Lazada“双11”背后的技术保障如何?中国品牌借力Lazada“出海”东南亚前景如何?

11月10日下午,Lazada集团CTO王皓在深圳阿里中心接受南方+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云计算、中间件到搜索、推荐、支付、物流等电商业务平台,再到大数据、AI、AR、IoT等前沿技术应用,Lazada在东南亚均已相对成熟,保持领先优势,这不仅是Lazada如今能享受到的技术红利,也是保持长远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Lazada集团CTO王皓。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年的Lazada是东南亚本土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总部位于新加坡,致力于通过商业和科技促进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国市场发展。目前,Lazada已吸引了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加入,其中研发团队分布在新加坡、中国、越南等多个国家,各有侧重,中国的研发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广州、杭州。

加深本土化定制,“双11”零点峰值下单成功率99.99%

东南亚社交媒体发达,在享受演出、在线游戏和直播等娱乐活动的同时,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这是东南亚消费者的偏好。对于东南亚消费者来说,每年“双11”都是一次消费狂欢,而支撑这一切的是背后Lazada多国研发团队共同打造的技术力量。

王皓表示,对于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的“双11”零点峰值流量,Lazada投入大量精力做了充分准备,对平台系统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压力测试。“我们定了一个目标,在零点峰值的十几分钟,下单成功率要达到99.99%,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过去几年,Lazada完成了基于阿里云整个云原生的技术体系的升级,也打造出实力强劲的技术研发团队,有着非常多的技术能力沉淀。目前,Lazada把技术基建水平拉到和阿里体系相齐行的水平,并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深度的东南亚本地化定制。

王皓提到,东南亚不同的国家之间基础设施不一样,文化、消费力也不一样,需要技术手段做到差异化的运营。为了更贴近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和用户,Lazada做了大量本土化和AI数据驱动的工作,“要把底层基础设施打扎实了,才能为各个国家进行本地化定制运营。”

此外,随着东南亚整体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完善,这就要求Lazada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更快速、更实时地接触到消费者的信息,然后更快速地优化客户体验。

中国品牌借力Lazada“出海”东南亚,订单同比大增

东南亚“双11”也是有志于出海东南亚的中国跨境商家期待的年终销售旺季。今年“双11”大促期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外贸大市均迎来跨境电商进出口高峰,实现快速增长。

记者从Lazada了解到,年,有超过个中国品牌通过Lazada拓销东南亚,中国出海品牌订单同比增长高达99%。今年“双11期”间,Lazada推出了广告特别营销企划,由平台出资为不同类型的商家量身打造“双11”广告激励方案,助力更多中国跨境商家把握东南亚“双11”增长机会。由于深圳跨境电商卖家市场份额占比较大,Lazada跨境电商团队也设置在深圳,以便离出海商家、供应链更近。

Lazada助力更多中国跨境商家把握东南亚“双11”增长机会。

据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而东南亚的情况恰恰相反,据研究机构eMarketer统计,目前东南亚(除新加坡)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低于5%,平均仅为2.5%,其中最大电商市场印尼的渗透率相对较高,达4.26%。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年一年内新增万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总用户达4.4亿,平均互联网渗透率已高达75%,这也意味着东南亚电商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潜力还远未释放。这也是东南亚电商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随着疫情后人们消费能力的加速恢复,东南亚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出海商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ht/12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