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易拉宝出现在沙巴的一家饭店里,上面写着熟悉的中文:本店推荐使用支付宝。在这个东南亚旅游城市,像这样大剌剌摆出推荐使用支付宝标志的特产店、饭店、超市还有不少。
靠近马来西亚边境的临海小城市沙巴,似乎展示出了中国巨头们在东南亚无孔不入的渗透。阿里、腾讯、京东在新闻稿中也打得热闹。
但东南亚电商市场到底如何?是否如他们所说的那般火热?
,东南亚电商成绩单
刚刚过去的年被认为是东南亚电商发展的拐点。
谷歌和淡马锡联合发布一份报告,提及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将急速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在年增加两倍至亿美元,比前两年的预测高出了亿美元。电子商务潜力最大,市场规模从年的亿美元翻倍至年的亿美元,预计年将增至亿美元。
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增速有很大差别。数据显示,年,电商市场占有规模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为亿美元,其次是泰国(30亿)、越南(28亿)、马来西亚(22亿)、新加坡(18亿)、菲律宾(15亿)。
中国的电商市场趋于饱和,人口红利消失殆尽,这已不用再多提,也因此,巨头们大手一挥,调整航向,将电商这条赛道铺向了国际市场。东南亚因为有着人口和地理位置优势,就这样成为了他们出走的第一站。
东南亚总人口达到6.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6%,其中印度尼西亚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年轻群体居多,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全球最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另外,东南亚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同时又处在连接着三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黄金位置,历来是兵商两家的必争之地。
阿里、腾讯和京东在四五年前便开始争相开垦这片电商处女地。年,竞争加剧。
中国巨头们的复制粘贴游戏
综合考量总浏览量、用户口碑、社交媒体活跃度和应用商店排名等维度,目前东南亚电商平台以Lazada、Shopee和11Street三家为首。
排名来自TMOGroup(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Lazada高居榜首,这样的格局,是阿里一手调教出来的。
Lazada可以说是阿里在东南亚下的最大一步棋。从年开始对Lazada投入的共计近40亿美元,到最后将其控股买下,阿里对东南亚市场的垂涎早已藏不住了。
虎嗅8月份的文章《海外复刻支付宝,蚂蚁金服能如愿么?》中就有写过,阿里要做的,是通过收购Lazada搭建平台,完成对网购市场的教育;接着通过Lazada自建支付,通过蚂蚁金服的投资,引入支付宝的理念、技术和运营,同时结合线下支付宝布局完成对用户原有生活方式的合围;最后,把Lazada自建物流体系与区域关键物流公司资源结合,大力发展东南亚物流,适当时机大力推进菜鸟物流体系。
对Lazada,阿里是认真的。年,阿里和Lazada管理层启动Voyager项目,通过阿里的技术重新打造Lazada的所有系统。更大的手笔还在后面,年4月,曾经为支付宝开疆扩土的彭蕾被委以重任——赴东南亚担任LazadaCEO,用其8年的支付业务经验,为阿里开拓这片重要的市场。(年12月份,彭蕾不再担任CEO,继续担任Lazada董事长,是后话。)
Lazada虽然在网站流量方面一路领先,但在移动端的榜单上,它没有独占鳌头。近年,Shopee一度取代Lazada,成为谷歌应用商店和苹果AppStore中的最佳App。
移动渠道很重要,这是因为倍速于中国的东南亚电商市场,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上述排名资料中就有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线上流量有74%都来自移动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而和Lazada一样号称过“东南亚第一电商平台”的Shopee,已经在腾讯的队伍里站好了。
在东南亚,腾讯发扬着其一贯的作风: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就选择拿钱投资。目前,腾讯已经直接或间接投资了SeaGroup、Go-Jek、Traveloka、PomeloFashion、Tiki.vn等,为它们输入腾讯的意志,为自己在东南亚的生意添砖加瓦。而其中的SeaGroup正是Shopee的母公司,腾讯是其最大投资方。
相比阿里和腾讯,京东采用自营打法。早在年11月,京东就成立了京东印尼站,复制着国内B2C的打法。
年12月份,京东还和泰国商务部签署合作协议,承诺为泰国提供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和一系列技术支持。京东目前已经在泰国建立了物流运输网络,开通了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服务。靠着着物流这一大优势,京东复制到泰国的,还是熟悉的味道。
外界对此倒期待颇高,认为东南亚终于拉开了精彩的“三国”大戏。不过,京东似乎没有刷出过太多的存在感。虎嗅作者懂懂笔记在年的文章中写过,有印尼在华强北做半导体生意的年轻商人康曼说过,京东在印尼的地位很是尴尬,仅限于“被知道”而已。
不管是阿里、腾讯还是京东,他们的动作很一致——复制自己最拿手的生意经,然后一键粘贴到东南亚的土地上。
而在东南亚摆好大干一场的架势的,不止中国的巨头们,国际电商平台们的手也都陆续伸了过来。
年12月,亚马逊在新加坡推出了PrimeMembership服务,为新加坡用户提供免费直邮服务,在此之前,新加坡用户消费满美元才可以享受免国际邮费的待遇。
上半年,沃尔玛和Target通过一系列战略收购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加深自己在东南亚的电商业务的布局。同时盯上这块大蛋糕的还有台湾,同年7月,中国台湾最大的B2C电商网站PChome也宣布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新战场,竞争将越发激烈。”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电子商务推动及发展委员会(Sitec)首席执行官YongKaiPing曾经这么说过。
只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东南亚电商市场,在用户的认知中还处在一个颇为尴尬的阶段。
支付先行,但是......
在现阶段,电商平台们做的事情还是较早期的基本设施的铺设。
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的营销总监Vera告诉虎嗅,年,东南亚电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支付、物流以及民众的网购习惯的养成。
和阿里“支付先行”的扩张策略相吻合,在东南亚,最先热闹起来的就是在线支付的战场。在沙巴,我对当地电商市场最大的感知也是来自其支付形态的变化。
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在沙巴的几家售卖本地商品的特产店,银联卡和在线支付已经成了标配。从沙巴CBD的特产店到亚庇机场免税店,没有兑换足够林吉特币的我,无需使用国际信用卡,无需找地方兑换外币、换算汇率,和在国内一样手机扫码就可以实现无障碍支付,消费畅行无阻。
机场免税店提供的扫码付
而相比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