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趋势与变化

什么食物治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1/6320968.html

引言

80年代下半期以来,日本的对外投资由低向高迅猛上升,以汹涌澎湃之势冲击着世界经济,并使之发生了变化。

联合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字所作的统计也使人看到了所发生一切的严重性。70年代末日本在对外投资大国的排行榜上还列在“其他”的位置,而到了80年代就超过了全部西方投资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

在年顶峰时日本的对外投资达到了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对外投资的两倍。然而,自年以来美国却又重新把日本打发到“其他”的位置上。至于说到对外投资的存量则美国仍然是遥遥领先,但日本已超过了法国和德国,并紧追传统对外投资大国英国。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统计表是按历史成本来核计投资额度的。如将此类投资折算成今天的市场价格,则英国的投资仍然会明显地排在日本的投资之前,日本的投资几乎全部是最近10年的事情。

8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的直线上升是与其投资战略目标的改变密切相关的。首先是投资的地理方向改变了:70年代末以前,日本经济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和澳大利亚投资。年日本直接投资的近三分之二流向了那里,流入北美和欧洲工业区的仅占37%。80年代,这种地理上的分布向相反方向发展:年日本向北美和欧洲的投资占72%,向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19%。

在流向拉丁美洲的7.8%的投资中,有7%是确定给设在避税区巴拿马和加勒比群岛的信箱公司和境外投资公司的,实上也应算作对北美和欧洲的投资。因此应纠正为,拉丁美洲、洲和中近东加在一起的投资总数仅为1.9%。

其次是日本直接投资的成分发生了变化:70年代末以前,日本大部分投资是为了开发第三世界和澳大利亚的原材料和石油矿藏的。向北美和欧洲的投资则主要是为了建立日本出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10年后的年,日本投资的重点如下:加工工业,银行和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流向商业的投资还有7.6%,流向采矿业的你1.9%。

80年代日本经济从保证原材料供应的传统目标转变成了全新的目标:占领市场。日本的工业和金融服务公司在北美和西欧同样也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金融机构,为的是能以内外夹击的方式来占领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市场。为了紧密配合对世界市场统治地位的争夺,日本也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南亚投资,以此将工业增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加强日本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这一进程中东南亚成了由东京中央控制的“大日本”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同样也愈来愈多地涉及到市场的占领问题。也就是说,涉及到确保日本在这未来强劲发展的巨大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问题。

在美国的日本工业

日本的主攻目标是美国市场。在这里,日本直接投资的存量从年的90亿美元膨胀到年的亿美元,年达到亿美元。-年期间流入美国的日本直接投资占总额的41.9%,流向整个北美的占44.3%以上就是日本统计报表开列的数字。

美国的统计报表依据的是各公司的统计,其估算要低得多。年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帐面价值仅为亿美元。但从其中也能清楚地看到,80年代日本是如何赶过一个又一个老牌投资大国——德国、加拿大和荷兰的,年最后也超过了英国,上升为对美国的最大投资国。

我们在第九章中已了解到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在美国的直投资情况,捎带也谈到了日本的不动产收购问题。以下将谈谈日本投资战略的核心领域:工业。日本人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战略中把投资集中在那些为21世纪领全球主导地位而选出的工业上,即汽车工业和高新科技工业。这是两个在战略上密切相关的领域。

其中的汽车工业并非像某些美国人和欧洲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夕阳工业,而将是21世纪某些重大革新项目的载体:电动汽车、混合传动型汽车、生态汽车、人工智能的车辆系统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公路系统等。汽车工业也将同时向整个高新科技工业辐射出决定性的推动力量。

汽车工业将日益重要地成为信息技术工业的先导用户,在生产程序上成为机器人和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技术推动者。此外,它还是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的一个大客户。据估计,到21世纪初汽车业30%的生产成本将落在电子技术的头上。汽车工业也同样是新材料生产厂家的先导用户,如高效陶瓷、复合材料、环保材料以及加工这些材料所用的加工工艺等此外,电动汽车的研制也推动着新型蓄电池的研制,而节能型汽车的开发又将推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这一切说明,一个现代的汽车工业是发展高新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反过来说,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也日益取决于当地能否为其提供一流的信息技术工业和一流的新材料工业,能否成为其伙伴。

因此汽车工业和高科技工业是相互支持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日本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相关性。年11月20日,日本的经济报《日本经济新闻》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子工业与汽车生产厂家的结合正以很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它涵盖了从设计到交货的所有程序”。该报纸在同一篇文章里还报导说,到90年代末,日本要力争在世界汽车生产上超过40%的份额。

一个在美国的日本汽车工业

年1月,在新的10年开始之际,本田公司准时宣布在俄亥俄州的马里城新建一家汽车工厂,从而开启了一个根本改变美国的、甚至是改变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时代。年11月本田工厂开始生产艾科德中档轿车,后来该车成了年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紧接着日本其他汽车生产厂家也效仿本田厂的榜样在北美建立了生产点。到80年代末,9家日本汽车生产厂中有8家在北美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和合资公司:即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这生产厂家,以及铃木、富士和五十铃等较小的下象。

80年代初三巨头和美国汽车工会亲自要求日本人以投资来代替向美国出口汽车。它们认为,如果日本人被迫用美国工人、按美国劳动规定来生产,他们将很可能失去自己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这样,那个一再要求建立的“公平竞争的运动场”便可最终建成。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日本人向美国转让了他们新的生产系统,在中西部半农业区建起了工厂。他们招聘青年工人,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医疗费用和退休金;他们招聘工业生产经验不多的工人,这样招聘的便是可塑性工人,其中一部分送到日本去培训,一种新的不受美国汽车工会影响的劳动文化开始形成。

美国汽车工会试图作出反应,他们于年9月发动了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来说服士麦那的日产工人同意由工会来代表他们,然而工人以70%的多数否决了该建议。这一结果意义非常重大,它证明了,美国的工人是可以被日本的经营文化所赢得的

日本配件生产厂家效仿日本组装工厂的做法,它们或单独或同美国公司一起在用户附近地区建立工厂。90年代初,有多家日本的汽车配件供货厂家在北美兴建了自己的工厂或由其合资公司代理,它们最初的客户是日本的组装工厂。日本的零配件生产商从这一“在北美的国内市场”出发,也进入了向三巨头供货的竞争。

反过来,在北美的日本组装工厂同样开始从美国的配件厂家那里购货,条件是这些厂家要严格满足日本的质量要求,零部件要“适时”供应给组装传送带,三巨头也开始提出同样的要求。随着三巨头的日本化,美国配件工业也开始日本化。像日本的零配件生产厂家一样,其他的日本供货厂家也热组装工厂来到了美国,它们同样在美国兴建工厂并与美国公司共同经营合资企业。

结语

日本的钢铁公司投入巨资,参股美国的钢铁工业,并向其转让生产汽车用钢板的技术。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公司以及其他日本化学公司在美国建成了生产汽车工业用塑料的工厂。日本最大的玻璃公司旭硝子现在已在美国的两个大工里生产汽车安全玻璃。其竞争对手日本薄玻璃公司于年收购了英国皮尔金通玻璃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利比欧文斯福特公司20%的股份。皮尔金通公司方面希望通过这一联盟能更好地接近日本在北美的汽车生产厂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qc/11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