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穿城而过,川流不息;南京因江而生、因江而兴、因江而盛、因江而美。南京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江迎来巨变。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同时聚焦立德树人、服务社会,针对目前校园自然科普教育存在书本化、形式化、先进的环保理念不能够直接被青少年理解等问题,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成立“自然翻译员”志愿科普团队,开展“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秉承“做孩子们的自然翻译员”理念,通过“助人”计划、“筑梦”实践、“铸魂”工程三个层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万物和谐家园、厚植家国使命担当。
作为“我们生活在长江”生态科普系列实践项目的一部分,交通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由南京市发改委(市长江办)和南报融媒体联合推出的“走近长江,共享美好”主题活动,同学们亲身感受了南京市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南京作为、南京行动、和南京亮点。
此次活动采用最美岸线健步走、生态保护志愿者讲故事、知名学者谈长江文化、乘船游大江、现场有奖答题等多元体验形式,多方位展示南京近年来推进长江大保护、塑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所取得的成效。
活力健步走,共赏岸线美
长江
活动第一站,热情洋溢的鼓乐表演之后,同学们在江豚广场聆听了讲解员对长江大保护前后变化的讲解,并在广场前合影留念。
看到长江沿岸的风景,研究生郭沁颖感慨道:“抬头可见的蓝天、令人沉醉的晚霞、华丽变身的湿地公园、嬉戏追逐的江豚......能切身感受到长江大保护带来的喜人变化,真的让我特别开心。去年冬天,我曾经和小伙伴们徒步15公里绕着鱼嘴湿地公园走了一圈,沿途经过南京眼、湿地栈道、网红灯塔,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南京长江沿岸的美好。今天的这次长江之约,让我对这里的喜爱度又进一步加深了。”
经典重温品读长江
长江
沿江行驶,在浦口老火车站,各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展览馆、火车站、喷泉广场,以检票进站的方式回眸历史故事,主办方还向嘉宾们赠送了朱自清同款橘子。
在大家的交谈声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大四学生许晓宇一直专注于边走边拍,“我学的是道路桥梁与与渡河工程专业,这场走近长江的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走出学校、走出书本的机会。我是第一次来到浦口火车站,这里的建筑保留着历史的痕迹。把带有历史记忆的文物保留下来,这种做法非常好,也很有必要,对于这里的发展规划,我也很期待。”
乘船欢乐行,齐观长江变
长江
在五马渡码头,所有嘉宾乘坐“长江传奇”游轮,共同参访经幕燕滨江风貌区、燕子矶公园、南京长江大桥、渡江胜利纪念碑、江豚观赏点等沿江知名人文及自然教育基地。
“
环保志愿者许晓宇同学以“我们生活在长江——长江江豚,微笑精灵”为题,向到场的嘉宾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江豚的前世今生,强调了长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此前,交通学院学子牵头组织开展的长江生态保护实践已开展90余场科普志愿服务,通过“发现身边的自然”南京生物多样性公益科普、长江生态科普系列视频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致力于长江生态保护。
最后,所有同学向长江路小学的学生们发放了长江生物科普手册并与他们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了游览长江的美好瞬间。
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也在积极响应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已经落实开展了“我们生活在南京”长江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扎实推进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主动作为共抓大保护,开拓创新共谋绿色发展!
★
(来源: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注:投稿请联系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