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的历史凭空消失东南亚的可怕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

根据报道,近期《自然·通讯》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乔伊斯·怀特和她的团队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这个考古团队通过对老挝北部洞穴中的岩石进行研究,发现在大约多年前东南亚地区曾经出现过一次持续千年的大干旱事件。这次大干旱事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往的考古研究未发现东南亚这段历史。

东南亚地区曾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凭空“消失”

一直以来,研究东南亚地区历史的考古学家发现这片地区在年前到年前这个期间,东南亚地区几乎没有出现过人类定居的踪迹,这种发现是基于在东南亚地区已有的考古发现,因此这段未得到记录的时期被称为“遗失的千年”。如果一个地区有人类定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里一定会留下人类居住过的痕迹。

也就是说,东南亚那“遗失的千年”很可能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导致那段时间里没有人类在这块区域居住。乔伊斯和她的团队对东南亚这段历史感兴趣,但起初也并不确定原先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古人去了哪,但是她们凭借着对古历史研究的经验,认为可能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那里的原住民不得不放弃东南亚迁徙到其它地区去生活。

研究人员在老挝北部发现了什么?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乔伊斯的团队去到老挝北部,对其中一些洞穴内的石笋进行研究分析。为什么要研究石笋呢?因为它的生长期很漫长,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气候情况。石笋并非植物,而是一种水滴从洞穴顶部滴下形成的石柱,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石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高,因此通过分析石笋中的岩石含量就大致可以知道石笋的年龄。

更重要的是,石笋还能够记录它生长时期气候的湿润程度,因此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3块历史较为悠久的石笋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应该形成于年前到多年前。通过对其中的氧同位素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年前的降雨量一直稳定到了年前,然后降雨量开始不断下降,到了多年前几乎就找不到降雨量的信息了。

也就是说,东南亚地区可能在年前~年前这段时间内出现了降雨减少的情况,同时期非洲和中亚地区也出现了多起大干旱事件,因此乔伊斯和她的同事认为东南亚地区也有可能遭遇了特大干旱事件。

东南亚特大干旱与什么因素有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持续了上千年的特大干旱事件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同时期的西亚和中东的历史发展,发现那里两河流域的文明都出现了明显衰落的趋势,而且同处于热带地区的非洲撒哈拉地区从原先的绿洲变成了荒漠,这似乎意味着这几个地区的大事件之间存在某些联系。

为了探索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否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气候,该研究团队结合了海洋、大气、植被等因素建立起了该时期的气候演示模型,并通过模型演示发现那个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夏季季风明显减少很多,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那与远在另一边的撒哈拉沙漠的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研究人员认为是撒哈拉沙漠将大量沙尘送入大气,导致了太平洋地区出现异常气候。

参与该研究中的米切尔·格里芬斯是一位古气候学家,他表示那个时期的亚洲出现了水汽重新分配的情况,导致东南亚地区的降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凭借这一研究还不足以说明东南亚地区曾经遭遇过特大干旱事件,接下来该研究团队将继续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的洞穴进行考察,如果最终得到了相同的考察结果,那么遗失的千年就被揭露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wl/12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