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网跨境获悉,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市场情报公司CubeAsia在这个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东南亚市场的报告《年东南亚社交商务》(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内容显示,东南亚的社交电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年,社交电商将会为东南亚电商市场贡献约亿美元的销售额。
(来源:CubeAsia《年东南亚社交商务》)
这份报告主要是基于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名受访者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其他来源还包括网络爬虫收集的几千个数据信息,以及一些品牌的财务报告,行业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的采访等。
这份报告系统地剖析了构成社交电商市场的四种不同社交元素,每个元素的机会规模,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重叠。报告结果透露出,疫情显著增加了社交平台上的用户使用时间,开启了社交平台新的繁荣局面。同时,社交平台也不满足于只是导流的广告费,而是积极寻求更多的变现方式。
1、社交平台直接成交
社交电商变现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发生的任何形式的销售活动,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社交平台都开启了橱窗和购物车,观众在浏览帖子和视频的时候直接点击购买。而且社交平台已经做到了不用跳转到独立站或者第三方平台产品详情页,就直接在社交平台中完成所有的交易流程。
报告内容显示,社交平台电商直接成交的方式在年为东南亚的电商市场贡献了亿美元的销售额。
(来源:CubeAsia《年东南亚社交商务》)
其中,TikTok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来者居上,已经超过了海外老牌社交平台Facebook和Instagram。在来自CubeAsiaIndonesia品牌面板的多个美容品牌中,44%出现在TikTokShops中,其中美容是最受欢迎的类别,占63%。
虽然品牌店面的增长肯定得益于TikTok强劲的潜在用户增长,但品牌也在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社交电子商务体验也是原因之一。在最近接受CubeAsia调查的新加坡互联网用户中,近30%的人声称今年在TikTokShop上购物过。
TikTok也提出了很多独特的功能和解决方案来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比如为购物活动提供免费送货和返现来帮助品牌吸引和留住潜在客户。与Facebook相比,他们在教授品牌如何在其平台上销售方面也拥有更多资源,据估计,仅在东南亚,这两家科技巨头之间的差距就达到了10倍。
2、对话式商务
对话式商务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交商务形式,是东南亚最有前途和最活跃的社交商务趋势之一。这是以消费者主导的交易,主要是指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发起对话,寻求服务和确认需求。根据数据统计,对话式商务在东南亚直接贡献了亿美元,间接贡献的交易额有亿美元,以及亿美元左右从在线到离线的交易额。
在东南亚数字中心新加坡市场,45%的互联网用户在消息应用程序上购物,对话式商务在WhatsApp和FacebookMessenger用户中最受欢迎。
3、直播购物
直播购物最吸引消费者的特点是超值优惠和20-40%的大幅折扣,为用户创造收看的理由和购买的紧迫感。报告显示,年东南亚直播购物销售额增长超过10倍,达到亿美元。该地区44%的互联网用户在过去12个月内参与过直播购物,其中越南和泰国的观众最活跃,占60%的受访者进行了购买。
(来源:CubeAsia《年东南亚社交商务》)
品牌直播销售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执行方式。例如,交易是否在像Shopee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并从销售额中抽成,是否聘请了著名的KOL来帮助增加流量,以及技术供应商和代理商是否参与提供更具互动性的体验。
4、社区团购
或许是受到中国的拼多多和印度的Meesho的启发,许多新零售初创公司都试图利用社区或群体动力来推动东南亚电子商务的增长。
社区团购为品牌提供了和以往不同的分销渠道,也让消费者看到了新的购买方式,并为代理商主导的经销商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它不会完全颠覆该地区的电子商务格局,但对于注重成本的新兴品牌或希望打入新前沿市场的现有品牌来说,仍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目前社区电商目前在东南亚的社交电商交易总额中贡献最少,仅占2-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这个人均购物单价偏高的国家对于社区团购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总的来说,社交电商是全球电商市场中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销售和推广渠道。在东南亚这个爆发式增长的市场中,互联网用户对于社交平台的痴迷是社交电商发展的最大底气,所以鲸网跨境建议,卖家们在布局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时,一定不能错过社交渠道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