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最近,江西多地雨水连绵,天气又湿又冷,很多人都开启了“热水泡脚”模式。可就在前几天,宁波52岁的陈先生泡了十分钟脚,结果脚肿的像个馒头,人高烧休克;最后为了保命,不得不选择截肢。无独有偶,汉口46岁的刘女士因深夜在家用热水泡脚突发脑血管动脉瘤破裂,经抢救无效后离世。
◆◆泡脚到底是“养生”还是“自杀”?其实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哪些人不适合泡脚?热水泡脚有哪些禁忌?如何正确泡脚?跟着小编一起来涨姿势吧!
热水泡脚,这6点一定要看!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特殊人群要控制泡脚时长当心晕厥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用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起疱时,不宜用热水泡脚,避免造成伤口感染。注意: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4糖尿病人泡脚要留意水温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肢易出现血管、神经病变。下肢微小血管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足部供血不足,表现为患肢发冷、疼痛等症状,而足部神经病变,则引起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情况,对外界伤害反应迟钝,如泡脚时无法准确感知温度,稍有不慎就会烫伤,下肢血供不佳又使其烫伤、破溃难以愈合,导致感染,甚至发展成足外疽而截肢。
5老人泡脚不要泡太久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6婴幼儿没必要泡脚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容易发热、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所以,对于婴幼儿来讲,不建议泡脚。
◆◆泡脚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的学问很多,只有掌握了泡脚的诀窍,才能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起到泡脚养生的作用。
教你如何正确泡脚1晚上哪个时间泡脚最补肾?
泡脚最佳时间为晚上7~9时,这个时间段也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候,此这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另外,小编良心建议,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
2泡脚的时间多久为宜?
最适宜的泡脚时长在15~30分钟内。在泡脚过程中,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过长会给心脏增负担。
3泡脚最佳水温42℃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水温在38到-43度之间是最适宜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度C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度C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经常搓动。
中药泡脚的8个秘方1.生姜生姜泡脚: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用刀拍扁生姜或切片,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用于脚凉怕冷。
2.红花红花泡脚:红花1克,少许盐。把红花放入水里烧开,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可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叶艾叶泡脚:干艾叶50—克。先用水将艾叶煮开,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再泡脚;或用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再加热泡脚。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4.当归当归桂圆泡脚:当归40克,桂圆肉25克。将当归,桂圆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毫升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钟。可美容养颜,靓肤。
5.党参党参黄芪白术泡脚: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把三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补气虚。
6.冬瓜皮冬瓜皮泡脚:冬瓜皮g,茯苓g,木瓜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减肥。
7.苍耳子辛夷花苍耳子泡脚:辛夷花20克、苍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60克、薄荷10克、细辛10克。把几味药加入水中煮开,泡脚。通鼻窍,改善鼻塞,流涕。
8.蒲黄五灵脂蒲黄五灵脂泡脚: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上药加水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在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治痛经。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钱江晚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