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6日晚18:00,东南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善广教授莅临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工业设计系的师生们进行学术交流。本场学术交流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举办,工业设计系主任周小舟主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近40名师生参加。交流会伊始,陈教授介绍了刚刚结束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并展望了载人登月计划,展现了中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工程上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建国七十二周年的这个节点上,激发了在场所有人浓浓的爱国之情。接着,与会师生汇报了团队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陈教授认真听取了每一位青年老师和博士生的介绍,并不时与大家交流和探讨相关的问题。学术交流的内容包括美学情感、视觉搜索、智能驾驶、人机融合、混合现实、设计决策和意图识别等多个领域。对于美学情感,陈教授指出,美学在人类的高级需求中很重要,美学的问题不是一个纯自然科学的问题,而是交叉学科的问题,人因工程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本质上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美学较难量化,需要做一些交叉尝试,形成相应的理论,并最终融合到设计中去。对于智能驾驶,陈教授提到,智能汽车是民用工业中大力发展和推进人因工程的重点领域,其研究的复杂程度高、涉及面广,在超信息时代,深入研究特定场景下的驾驶员人因特性与人机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指导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十分有意义。陈教授对于人机融合汇报中的意图识别问题也很感兴趣,陈教授指出,探究人的感官在发展进化过程中的特定功能是研究多通道和多模态的前提。自然交互中的自然与人体的特性以及技术成熟度相关,多通道研究的立足点既要高性能,也要能够适应变化。最后,陈教授询问了混合现实、设计决策等项目的进度,以及最终指标的落实情况,鼓励项目组成员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在最后的总结环节,陈教授对于东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青年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要的科研进展及务实的学术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陈教授还着重对工业设计系研究方向与航天事业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从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牵引的宏观角度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至此,本场学术交流会议圆满结束!陈善广简介:陈善广,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航天员》主编。国家重大基础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航天医学工程学科、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科普作品5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