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源开发及运营
1、总投资80亿元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项目正式开工
6月15日,选址中山北站西侧的中山欢乐海岸项目正式动工。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探险乐园、湿地公园、科技乐园,以及欢乐嘉年华、一河两岸曲水湾(美食)文化带和旅游度假酒店等,总投资额约80亿元。这是是华侨城在中山的第一个文旅项目,预计年建成开放。
新旅界研究院观点: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项目是广东省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山市年的两个省属重点文旅类项目之一。作为文旅产业第一梯队珠三角城市群的一员,中山市在文旅产业发展上似乎有点缓慢。过往多年,中山市年平均游客接待人数维持在万人次,不足隔壁佛山市年游客接待量的五分之一。在文旅项目储备上,中山市在广东省省属重点招商项目库里仅占个位数。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作为大湾区三大极点的地理中心,中山市的发展潜力逐步凸显。未来三年中山将投入亿元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半小时可达广深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大湾区所有城市,这将有效助推大湾区人口、资金、物资、产业、信息的互联互通。作为发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型文旅央企,华侨城自然不会放过中山这个明日之星,早在年,华侨城就已经与中山市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进行文旅项目开发。
据华侨城年度经营报告显示,华侨城年全年营收亿元,同比增长25%。主业规模和实力保持行业领军地位,公司旗下18家景区,24家酒店,1家旅行社以及2家开放式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12%。并特别提到以欢乐海岸、欢乐港湾等为核心的旅游新产品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华侨城又一优势和拳头产品,目前已在深圳、顺德、中山等城市落地布局,未来将在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多地进行复制推广。
与锦绣中华、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历代产品相比,欢乐海岸是集合了华侨城集团两大主力产品欢乐谷和东部华侨城主要内容的更大型的综合体,并开创性地将主题商业与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商业+娱乐+文化+旅游+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在发展定位上,欢乐海岸产品是集合生态观光、城市生活、文化演绎为一体的开放式都市娱乐中心,抓住了城市居民短时高频一站式的休闲度假需求特征。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主题商业”的经营理念,通过“生态旅游”与“城市生活”功能的结合及免费开放的经营方式,吸引都市微度假客群的聚集,并凭借零售、餐饮、娱乐、商业业态快速回流现金,对度假公寓采取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确保华侨城集团对产权的绝对拥有,有利于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保留资源的完整性和高品味。最终形成高品质的主题商业,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性收益。鲜明的主题,丰富多样的业态产品,清晰的商业模式,明确的微度假客群,使得欢乐海岸产品成为华侨城集团未来在经营发展方面新的增长点。
2、总投资亿元广东茂名滨海旅游度假区签约
6月17日,茂名市人民政府与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示范区。该项目投资规模预计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陆海空”自动驾驶公园、红树林未来城市度假村、博贺旅居康养小镇、千年渔港等项目。通过双方全面合作,开发和融合物联网全产业链研发、制造、试验、应用、体验产业平台,着力新科技,营造融入未来生活第三次浪潮,引领中国旅游产业4.0版。
新旅界研究院观点:年,《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发布,提出要重点打造滨海旅游带,通过构建“五带三区一体系”,建设滨海旅游公路,串联整合沿海旅游资源,推进“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在该规划指引下,茂名市将滨海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点,通过建设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把全市的滨海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内湾运河景观带和外海度假景观带。长达多公里的海岸线,国际A级水准的滨海资源,不到5%的岸线开发程度,再加上政策红利的驱动,茂名一时之间成为众多文旅集团抢先布局落子的首选之地。已披露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华侨城集团投资亿元建设南海旅游岛,丰益国际集团投资亿元打造博贺旅游岛康养项目,鼎龙集团投资亿元打造童子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投资50亿元打造集团旗下广东首个主题乐园。
以海滨休闲度假酒店起家的金典集团拥有我国知名的度假目的地综合体酒店品牌——红树林,红树林品牌拥有三个组成部分:红树林度假酒店、红树林酒店管理公司、红树林全球分时度假平台。其中红树林度假酒店采取“1+X”度假生活方式,1是客房,X则既可以是内部的餐饮、娱乐、零售商品,也可以是周边的主题乐园、体育运动场所、旅游目的地等消费场景。围绕住宿场景这一核心流量入口,在吃、行、游、购、娱上延展消费体验,并帮助商户提升非客房收入。红树林酒店管理公司负责品牌管理输出,目前已在中国15个城市与地区规划有18座红树林,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红树林”版图。红树林全球分时度假平台是集团创始人张宝全的终极商业目标,红树林品牌以互联网技术为工具设立并运营的“猫喂猫MVM云平台”,是由一价全包度假服务、度假新零售电商、生活方式俱乐部三部分组成的度假平台,是中国唯一面向中高端人群,可通过搜索度假内容找酒店的度假平台,更能为酒店、民宿等带来千万人次高端度假人群流量,及智能化赋能、免费营销平台和全域旅游资源。
对于本项目来说,文旅度假板块的建设内容,对于今典集团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但本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除了文旅板块的建设内容之外,还有自动驾驶、物联网、新科技产业板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以上各个产业板块都是前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产业领域,推测该项目应该有地产板块来平衡投资。由此可见,今典集团也不得不改变原来只开发文旅不涉足地产的投资模式。而科技产业板块并非今典集团所擅长,本项目应该还有其他相关参与方。
文旅分销及服务
3、互联网旅游公司“猴开心”获五岳资本0万元A轮融资
6月16日,专注下沉市场的互联网旅游公司“猴开心”宣布完成0万元A轮融资,由五岳资本N5Capital独投。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升级完善R2B2C数字化系统,扩张全国范围的线下实体店市场份额,以及引进高端人才。
据了解,“猴开心”旅游品牌创建于年,其自主开发的R2B2C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完整链接旅游产业上游的供应链资源和下游的分销渠道,将碎片化的供给端进行数字化,可同时支持2万多家旅游产品供应商和上百万条旅游线路及相关旅游产品。
新旅界研究院观点:随着产业互联网发展下沉和消费全维度升级,下沉市场的文旅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增量市场规模庞大。而在下沉市场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大部分服务商为“散小弱差”的单体运营者,供给市场亟需向标准化、高效率、连锁化转型。因此,众多旅企集团纷纷提出下沉战略,抢占这一宝藏市场。在酒店领域,OYO、H酒店等专注于下沉市场的轻连锁品牌纷纷跑马圈地,同时首旅、华住等传统酒店集团也纷纷加码下沉酒店市场。在OTA端,同程艺龙、携程等头部品牌纷纷开启下沉模式,收获了大批大爷大妈和“小镇青年”粉丝。
而在旅行社市场,4万家中小旅行社仍是市场主流,但这些中小旅行社往往存在着品牌缺失、供应链整合能力缺乏、信息化程度低、融资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行业整合和升级势在必行。数字化旅游品牌猴开心的发展则是恰逢其时。在发展模式上,猴开心定位于旅游产业连接器,上游整合供应链,下游触达用户需求,同时为旅行社的运营提供各种信息化工具,通过科技赋能下沉文旅消费市场和旅行社市场数字化发展。猴开心业务核心在于其打造了一个R2B2C平台,这里的R是指资源,包括上中下游的供应链产品、资金、系统等。R2B2C平台借助大数据、AI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旅游产品链交易各方资源共享、渠道共享、信息共享和资金共享,使旅游资源端和分销端形成相互依存的良性生态化供需关系,并通过减少多重交易环节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在市场扩张模式上,猴开心通过“合伙人项目制”,与旗下分公司、供应商一起建立“事业共同体”,以较低成本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猴开心总部负责品牌管理、技术输出以及标准化的运营体系输出,各地子公司负责在当地拓展和管理门店。过去两年,猴开心在全国设立了45家子公司,拥有2家旅行社门店。此外,此次疫情爆发对中小旅行社运营发展产生强烈冲击,不少旅行社停业倒闭。疫情过后,将会有更多旅行社选择连锁和品牌化,行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为猴开心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轮投资方为五岳资本,成立于年,专注于消费、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早期A轮投资,现管理2支美元基金、2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约40亿元。未来在资本助力下,猴开心凭借其特有的商业模式有望实现业务的迅速扩张,全维度赋能下沉市场。
文旅资本市场
4、华侨城A斥资7.75亿元回购1.23亿股
6月1日,华侨城A(.SZ)发布公告,披露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情况。截至年5月29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了1.23亿股,占公司截至年5月29日总股本的1.50%,最高成交价为6.5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84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7.75亿元。
新旅界研究院观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资本市场对公司及其产品的认可度。近十年来,华侨城A二级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华侨城A的股价长期阴跌、低于每股净资产,从年到年股价仅仅是小幅上涨。同时自年股价达到14.74元的最高价后,股价持续走低,截至到年6月19日收盘价仅为5.71元。此外,目前华侨城ATTM市盈率仅为4.18,无论是在房地产行业还是在文旅行业几乎都处于垫底的位置。
然而华侨城经营业绩却表现良好,从年公司整体上市以来,公司的营业收入从.57亿元增长到年的.25亿元,增长了近4.5倍;同时期净利润则从17.06亿元增长到.42亿元,增长了近7.4倍。优异的业绩表现却并未拉动华侨城A股价的显著上升,那么市场到底在担忧什么?
我们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主题公园+地产”发展阶段,虽然保持着高利润率,但华侨城A资产周转慢、业务扩张速度落后于同期头部房企。而进入“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市场对华侨城A大规模战略布局的文旅项目能否盈利、文旅业务是否会拉低整体盈利能力存在疑虑。如在年,虽然旅游综合业务上升到第一位,占公司收入比为50.42%,但其成本占公司营业总成本比重达到68.95%,其毛利润仅为40.63%,远低于企业平均毛利率,同时其对企业净利润贡献极为有限。二是近期快速扩张的文旅产业与大规模拿地造成了巨大资金压力,华侨城A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大。华侨城连续三年出现经营现金流缺口,-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是-77亿元、-.45亿元、-51.88亿元,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缺口扩大至.87亿元。此外,截至年底,华侨城净负债率高达84.45%。三是文旅行业和地产行业周期因素。
但整体来看,华侨城A“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具有创新和前瞻性,契合文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在央企背书下,华侨城A拥有良好融资渠道和较低拿地成本,未来发展仍然向好。本次华侨城A斥资7.75亿元回购1.23亿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未来,有足够业绩做支撑,再迎合新一轮行情周期到来,华侨城A股价或将走高。
同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