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迈科技上市,却敲响了郑州高新区的警钟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今天,郑州高新区企业天迈科技IPO成功过会,这将是年河南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应该也是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以来,郑州、洛阳、新乡三地高新区增加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但是,天迈科技的上市,却敲响了郑州高新区的警钟。

天迈科技位于郑州高新区的电子电器产业园,也位于我在《对标硅谷,建设郑州华夏智谷!》一文中规划的郑州未来科技城。天迈科技是典型的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宇通客车、比亚迪、金龙客车等等都是其客户,腾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中兴通讯等巨头纷纷与其展开合作。但是,天迈科技以后可能要离开郑州高新区了,以后将搬到郑州航空港区。

回顾近些年从郑州高新区搬走的和即将搬走的高科技企业,真的应该给河南的科技创新敲一敲警钟。

一、多少高科技企业长大后离开郑州高新区

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是河南科技创新资源最多最密集的区域,也是河南上市公司最多最密集的区域,但是,这里并没有得到河南政府足够的扶植,很多发展不错的科技企业离开了这里。

1、安图生物

安图生物是郑州高新区做起来的高科技企业的代表,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的市值已经有多亿,超过了宇通客车。但是,这家郑州高新区做起来的企业后来搬到了东南的郑州经开区。

2、紫光物联

一家做智能家居的物联网企业,从郑州高新区搬到了上海。

3、天迈科技

即将从郑州高新区搬到郑州航空港区。本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也主要用于航空港区的物联网产业园建设。

4、光力科技

郑州高新区做起来的物联网和半导体芯片相关企业,A股上市公司,收购英国的芯片制造装备企业后,切入了半导体芯片领域。但产业基地放在了航空港区,而且公司总部可能很快将搬到航空港区。

5、金惠科技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开拓者之一,年销售额超过3亿的人工智能企业,去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这家人工智能企业早该上市了,却迟迟未能上市。这家企业即将从郑州高新区搬到金水区的杨金外包产业园,目前重心往那边转移,接下来总部也可能搬过去。

6、埃尔森智能科技

这家企业为全球很多知名机器人企业提供3D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去年在长三角G60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得了铜奖。注意,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能够获得铜奖,那是相当厉害的。上海市向这家企业抛出了橄榄枝,这家企业已经把运营总部搬到了上海,目前研发总部还在郑州高新区。未来这家人工智能企业很可能会全部搬到上海。

7、思维列控

A股上市公司,中国高铁监控领域首家上市公司。但是,其总部即将从郑州高新区搬到荥阳。

8、星火包装机械

一家年营收几千万的企业,从郑州高新区搬到了新密。

这是我所了解的情况,还有搬走的企业一时想不起来名字。

二、郑州高新区的尴尬

郑州高新区作为河南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做起来了很多了不起的高科技企业,并且带领洛阳和新乡两地高新区成功争取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是,郑州高新区却非但得不到省级层面的支持,还面临种种掣肘和恶意竞争。

1、用地指标严重缺乏

郑州高新区面积不到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指标严重缺乏,很多大项目难以落地。企业要扩张,但没有产业用地,不得不搬走。武汉高新区经过多次扩张,已经扩大到了多平方公里,成都高新区扩大到了多平方公里,西安高新区则扩大到了0多平方公里,而郑州高新区却迟迟没有扩张。

2、好大学得不到省里支持

郑州高新区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在信息科技方面实力雄厚,但是,从到再到双一流建设,始终得不到河南政府的支持。四川将有军校背景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改名电子科技大学,支持其进入了/和一流大学。湖南将长沙工学院、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政治学院合并组建国防科技大学,早早改名,支持其成功进入/工程,进入国家的一流大学建设名录。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由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实力雄厚,底子更好,有“军中清华”之美誉,但却始终得不到河南政府的扶植。河南宁可被外省骂,都不愿意支持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这样的实力派高校。相应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也把一些重要的科研机构放在了外省。河南某些部门的不作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3、遭遇强力的行政干涉和恶意竞争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信息安全、北斗导航等产业,其实是紧密相连的,都是信息科技相关产业。郑州高新区已经培育起来了多家物联网上市公司和70多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在信息科技领域实力雄厚。虽然郑州高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园综合实力在河南18个大数据产业园中排第一,但河南政府还是强制把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的核心区放在了郑东新区,还在没有基础的白沙搞了一个大数据产业园;虽然河南VR产业的龙头企业是郑州高新区的捷安高科,而且已经处于上市辅导期,但河南政府还是把东区的金水科教园区强制定义为河南VR产业的核心。河南这些行政手段的强力干涉,实际上限制了郑州高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政府扶植的区域,因为产业基础薄弱,未必会做起来。河南合理的做法是优先在最有优势的郑州高新区培育壮大大数据等相关产业,其它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此外,郑州曾经提出在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后来不了了之。郑州后来又要建设中原科创谷,东区的人疯狂抢夺。后来郑州市明确要把中原科创谷建设在高新区,郑东新区又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建设什么科学谷。郑东新区已经把金融机构和省政府搬过去了,还要抢科技创新资源。郑东新区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抢,已经是河南的霸主。

4、被“郑开科创走廊”釜底抽薪

近十几年来,河南一直把郑汴一体化作为河南的头号战略,重视房地产,忽视实体经济,逼迫郑州只能向东发展,对于郑州西部的郑州高新区非常不利。近几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开封方面又提出了建设郑开科创走廊的提议,并且得到省里的支持。河南省级层面似乎想用郑开科创走廊取代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对郑州高新区的发展非常不利。

全国各地,扶植科技创新,基本都扶植当地最有优势的国家级高新区,而河南则恰恰相反。明明河南科技创新最有优势的是郑州高新区,但河南偏偏要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没有多少优势的郑东新区;明明国家批复以郑州、洛阳、新乡三地高新区为核心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河南省级层面却非要把科技基础薄弱的郑开科创走廊作为河南科技创新的重点。开封自己的科技创新搞得一塌糊涂,却用郑开科创走廊牵制郑州。有实力的地区得不到扶植,没实力的地区却被破格扶植。河南各个地区都应该搞科技创新,但河南省级层面完全把优先级搞错了。

5、有些势力用自贸区优惠政策逼迫郑州高新区企业搬迁

自贸区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但是,河南自贸区既没有给航空港区,也没有给高新区,而是大部分都划给了郑东新区和开封。通过自贸区各种优惠政策,逼迫郑州高新区企业往郑东新区搬迁。

河南内部对郑州高新区各种掣肘,导致这几年郑州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逐渐下滑。而周边省份,本来武汉和西安都格外重视高新区,合肥、济南、石家庄近几年也格外重视高新区,三地高新区在全国的排名都逐渐提升。河南是全国唯一一个故意绞杀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省份。

河南的高等教育,就是被河南某些势力搅黄的。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遭到河南某些势力的破坏。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再次遭到河南某些势力的破坏。

量变引起质变,集聚才能产生力量。在炎热的夏天,炽热的阳光也不一定能把纸点燃。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借助冰做的透镜,把太阳光集中到一点,却可能把纸或干草点燃。中国过去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全国都是穷光蛋,国民经济一度濒临崩溃。后来,国家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少部分区域,先富带动后富,就像用凸透镜点纸一样,先把沿海少部分城市点燃,然后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在沿海重点发展的城市,也是集中力量发展少部分产业集聚区,由点到面,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河南的发展,也必须学会抓重点,必须集聚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河南全省各地,都应该搞科技创新。但是,河南的科技创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省级层面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把高端创新资源布局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的高新区。郑州高新区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更应该得到河南政府的重点扶植。集聚才能产生力量,目前还远没有到遍地开花的时候。其它区域,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自身的科技创新。

郑州要高举旗帜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名城,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扶植高新区,想办法扩大郑州高新区管辖范围,要像武汉打造光谷一样打造高新区。类似的,河南目前要集中力量扶植壮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不能过早搞均衡化。

我前不久写的《对标硅谷,建设郑州华夏智谷》的那篇文章,非常重要,希望河南政府和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

对标硅谷,建设郑州华夏智谷!

文兴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qc/9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