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392课十五弹箜篌,十六诵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两个汉字“諷”和“誦”。在《说文》中,这两个字彼此互训,即同义字,字义差别非常细微。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简化为“讽”和“诵”。并且两个字都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国家语委年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因此,两个字都需要着重记忆。其详情如下:

1、諷(讽)。读fě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讽,诵也。从言,风声。”形声字。本义是背诵;朗读;传诵。下一个字“诵”字,《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讽也。”显然,这两个字意义相同,但它们又有细微的字义差别。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段玉裁注郑玄文云:“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誦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周礼》经注析言之,讽、诵是二;许统言之,讽、诵一也。”在《周礼》里,讽和诵是有差别的,但《说文》认为讽、诵两字字义相同。“不开读”,指不打开书本而读,犹言背对着书本而读,讽、诵析言有别,统言不分。

(儿童背诵课文)

综合一下:“讽”是不打开书卷,背诵。“诵”是看着文字带有一定腔调的高声朗读。

“讽”是晚起字,早期都用“诵”。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我们这些粗夯人,只知道讽经念佛。”讽经念佛,即诵经念佛。

(诵经念佛)

本义之外,讽还有两个用法:

(1)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广雅·释诂四》:“讽,谏也。”《玉篇·言部》:“讽,譬喻也。”以打比方的方法劝谏。《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新唐书·王世充传》:“讽百官劝进。”

(讽谏)

(2)讽刺;讥刺。《类篇·言部》:“讽,讽刺。”苏轼《送李公恕》:“酒酣箕坐语警众,杂以嘲讽穷诗骚。”明代刘基《卖柑者言》:“岂其愤世嫉邪都邪?而托子柑以讽耶?”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讽刺人们依赖手机的漫画)

讽的小篆写法如图:

(讽的小篆写法)

2、诵。读sò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诵,讽也。从言,甬声。”形声字。本义是朗诵;念读。《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信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桂馥《说文义证》引阎若璩说:“诵之者,抑扬高下其声,而后可以得其人之性情与其贞淫、邪正、忧乐之不同。”很简单,诵,是用带有感情的声调朗诵。

(任志宏先生在朗诵《春江花月夜》)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穆子不说,使工为之诵《茅鸱》。”穆子不高兴,让乐工为他朗诵《茅鸱》这首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六岁能朗诵诗书是一种才能,所以要专门提出来,这里的“诵”,是朗诵,不是背诵,带着感情的朗读当然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另外,这里的“诗书”是诗与书的概称,并不指具体的《诗经》和“四书”,因为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四书”的概念。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诵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种用法,常用的有:

(1)述说。《广雅·释诂四》:“诵,言也。”《孟子·告子下》:“子服尧之服,育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你穿着尧的衣服,述说着尧的言语,施行着尧的作为,就是尧了。

(2)以婉言、隐语讽谏。《左传·襄公四年》:“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臧纥救援鄫国,入侵邾国,在狐骀被击败。……国人们讽刺说:“姓臧的身穿狐皮袄,使我们在狐骀战败了。”

(3)诗篇。《诗·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xiōng,祸乱)。”家父作诗篇,追究王朝祸乱之根。

(4)背诵。杜甫《可叹》:“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既是“暗诵”,当然不是对着书朗读,是背诵。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里的诵,当然也不可能是朗读。

(《前赤壁赋》文意)

另外,诵有时还通“颂”、“讼”。亦各取所通字字义。如《左传·襄公十三年》:“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就通“颂”,颂扬;《汉书·高后纪》:“平阳侯驰语太尉周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就通“讼”,公开宣布或者说明。

诵的小篆写法如图:

(诵的小篆写法)

(之,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ongnana.com/dnqc/12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